香港新聞界於9月25日舉行66周年國慶酒會,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聯辦副主任楊健、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駐港部隊政治部主任周吳剛等主禮,到場嘉賓400多人,全港新聞界國慶籌委會執委會主席、香港新聞聯會長張國良致詞,全文如下:
尊敬的梁振英特首, 尊敬的楊健主任,宋特派員,周政委, 各位嘉賓,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請容許我首先代表香港新聞界國慶籌委會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在此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66周年,大家都知道和看過,不久前,我們國家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這次閱兵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爲什麽呢,因為這次閱兵展示、凝聚了我們的國家共識和民族精神,這個國家共識就是中國夢、強國夢、強國之路,民族精神就是要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復興之路;強國之路、復興之路是我們國家領導的堅強決心,也是我們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共同強烈願望,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這個歷史潮流和國家戰略面前,我們香港人應該是什麽姿態?我覺得,應該全面的、深入地了解這個國家的發展戰略,積極主動地參與這個國家的發展戰略。 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香港的媒體人,我們香港新聞界的同行,我覺得有兩個很重要的任務,首先,我們要幫助引導香港各界去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戰略,同時,我們要推動促進香港各界積極主動地去參與這個國家的發展戰略。要做到這兩點,我們香港媒體的同行首先自身要了解我們的國家、認識我們的國家。前不久,我們香港新聞界組團去了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可能大家比較陌生,呼倫貝爾是我們內蒙古東部的一個地級市,它有多大?25.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250個香港。到那裡,我們能看到茫茫的大森林,無邊無際的大草原,還有煙波浩渺的大湖泊,到了那個境地,我們就能感到天地之大,國家之大,香港之小。呼倫貝爾還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出皇帝的地方,從那裡走出來的民族影響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歷史上三個很強盛的朝代的開國皇帝就是從那裡走出來的,首先就是唐朝,大唐皇宮李家是鮮卑族,大唐光輝燦爛的文化照耀了世界,到現在我們還自稱唐人,還有唐人街,一帶一路也是在那個時候最輝煌;第二個朝代就是成吉思汗,一代天驕,他馳騁沙場,開疆拓土,那時候的國土面積有多大?三千六百多萬平方公里,等於現在的四倍,那時候疆土很大。接下來我們的大清帝國也是從那裡走出來的,大清帝國也是很強盛的,我們現在國家的基本版圖差不多就是大清帝國時候定下來的。但是,就在我們大清朝最輝煌最強盛的康熙乾隆時代,西方英國爆發了民主革命和科技工業革命,超越了我們,把我們香港也割走了。我們在呼倫貝爾看著無邊無際的大草原,想著我們幾千年的歷史,那時候你的眼界,你的境界立即就會昇華,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立即就會改變。只有我們了解、理解了我們國家的歷史,才能了解、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戰略。 國家爲什麽要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就是因為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有地位,能配合到我們國家的發展戰略,而且事實上也是我們香港配合參與了國家的發展戰略,才能得到自身的巨大發展。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香港積極主動地參與融入了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大潮,因此我們香港不僅對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自身也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成了東方的明珠。習近平主席在講到我們香港和內地合作的時候,用了十六個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守望相助,攜手共進”。我覺得我們應該很好的去理解習主席講的這番話,這次閱兵中,有個方陣叫無人機方陣,現在我們國家的無人機的發展震驚世界,美國人都感到害怕。我們國家無人機最強大的地方就在深圳,就在我們的對面。深圳這幾年通過學習香港、服務香港,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現在深圳已經有2100萬人口,綜合實力超過了香港,作為深圳的師傅,我們香港怎麼樣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因此我們除了為深圳的發展感到驕傲以外,我們自己也應該有點別的感覺,那麼我們新聞媒體人應該有敏感性,有前瞻性,也應該有同發力和判斷力,我們應該把我們周邊的情況、我們自身的情況告訴我們的讀者,不要再失去良機。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我們的國家富強繁榮,祝我們香港繁榮和諧,祝大家身體健康、中秋快樂,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