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星期五
产研结合/河套磁吸人才 推动能源科技成果落地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办公楼内,港华能源创科─绿色燃料及碳循环研发中心主任李凯(圆图)告诉记者,「我们专注在水汽新机、电子储能电池以及钙钛矿光伏等方向,目前均已有阶段性成果。」李凯表示,其企业是由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与港华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创科企业,「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是香港第一家公用事业机构,也是亚洲最具规模的能源供应商之一」。 

  进驻园区一年多来,港华能源与香港城市大学共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项目已进入中试验证阶段,下一步目标是在合作区内建设中试生产线,进一步推动其商业化。 谈到园区的支持,李凯说:「不止是场地、政策,最关键的是人才支持。」他本人便是通过河套区人才引进计划来到深圳。 「河套近年吸引了一批国际化科研人才,还有不少深圳本地的高层次人才。」李凯提到,他们已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建储能技术创新中心,亦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设立了虚拟电厂技术联合研发基地。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平台,打通产业链堵点,推动技术真正落地。」

以钙钛矿光伏为例,这种被誉为「第三代光伏技术」的太阳能电池,以其高光电转换效率和柔性特性受到高度关注。 「我们设想的初步应用场景,是移动能源产品。」李凯举例称,比如露营用的可折叠发电装置,或背包客装备的充电模块。 「虽然这些市场初期较小,但它能作为产业切入口,从点到面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打通。」他相信,只要持续投入研发,突破核心技术瓶颈,钙钛矿光伏将在未来五到十年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产研结合/河套磁吸人才 推动能源科技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