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4月12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下)
在云南,说起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公园,大家都会传颂一位叫林晓昌的企业家和他义父南侨机工林福来的故事。林晓昌原名黄晓昌,福建省晋江人,1979年到畹町做边贸生意。1983年,黄晓昌结识无儿无女的南侨老机工林福来,了解到林福来参加南侨机工从南洋来云南滇缅公路抢运抗战物资的传奇经历。
更多

2025年04月11日
大公报|郭一鸣:南朝·文选·饶学及其他
《射鵰英雄传》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书中所写的烟雨楼是真的,就在金庸的老家嘉兴。烟雨楼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五百多年,楼名取自唐代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楼以诗名,诗中有史。南北朝时期上接东晋下启隋唐,南朝宋齐梁陈历二十四帝合共一百六十九年,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文化艺术亦有多方面建树,成就卓著,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梁朝太子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文选》一书,自隋迄今,为学文者必读之书」。唐宋学子几乎人手一本,历代学者研究《文选》而形成「文选学」。
更多

2025年04月05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中)
抗日纪念公园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设立,是全国首个以纪念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为主题的纪念公园。建设这个公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期间响应祖国召唤,从南洋回到祖国,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的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纪念公园于2015年12月建成,位于畹町崩龙山麓的花桥路,在320国道路北,距畹町镇区1公里,北面紧挨畹町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0多亩。公园内的主体建筑有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和纪念馆。
更多

2025年04月05日
大公报|郭一鸣:世界很复杂,道理很简单
国际新闻天天都有美国总统特朗普,不仅「霸屏」,而且「霸频」。日前在一所国际学校初中学生的讲座上,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唇枪舌剑的视频?大约有一半人举手。再问看过这个视频之后有何感觉?有三名同学举手回答:一个说特朗普欺凌泽连斯基;一个指在场的美国记者问泽连斯基为何没有穿西装,是不怀好意;另一个认为泽连斯基没有向特朗普屈服。这是笔者在一个月内第二次与香港的中小学生交流,目的是想透过热点话题,告诉他们新闻与传闻的区别。
更多

2025年03月29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上)
除昆明外,抗战时南侨机工的另一个集中点是云南龙陵的畹町,这里是滇缅公路中国境内的终点、进入缅境的起点,现在还是我国320国道的终点。畹町是滇缅公路境内境外的联结点,也是当年南侨机工从缅甸抢运抗战物资回国的第一站。抗战物资从缅甸仰光港口抢运到畹町,即被视为抢运回国。机工从缅甸抢运回国的抗战物资,很多都先存放畹町,然后再分运内地各抗日战场。因此当年分配在腊戌至畹町、畹町至芒市保山一线的南侨机工,有三个华侨先锋大队,分驻芒市、遮放、腊戌,他们是西南运输处驾驶和修理的主力军。畹町花桥路有个南侨村,就是当年南侨机工在畹町的主要聚集地。
更多

2025年03月22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机工文化打卡地(下)
复古的路灯、南洋风格的长凳……走进隐于昆明闹市的新闻里社区,一到新闻南路路口,就能看到一块「南侨机工历史文化主题街区」的指示牌。新闻里社区地处昆明市主城区,新闻南路是闹中取静、保有纯正老昆明居住风格、文化氛围浓厚的小街。当地政府对新闻南路进行两期升级改造,通过充分挖掘南侨机工历史文化和归国华侨的爱国往事,将老旧街区原来一条因文艺小资而出名的网红街区「椿上花街」,打造成为了兼具历史情怀与文艺情调的被誉为「神仙小街」的特色街区。
更多

2025年03月21日
大公报|郭一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感染力和创意
那天在政总一楼会客厅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和传媒界座谈会上,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讲完话,现场播放小组成员邝美云主唱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曲普通话版本《祖国是我家》,音量不大,但歌词很清晰:
更多

2025年03月15日
大公报|郭一鸣:看抗战剧集,思两岸情势
几天前出席一个饭局,有朋友的太太是抗战名将后人,闲聊中我向其推荐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张丰毅演薛岳,演得太好了。中国军队在长沙与数万日寇决战,国共同仇敌忾,非常精彩”。听了我的介绍,她说“一定抽时间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