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蕭澤頤 武道館
在警長父親的薰陶下,蕭澤頤自小在「我的志願」一欄,毫無懸念地寫上「成為警察」。1988年12月入職警隊、2021年6月晉升警務處處長,成為統領兩萬七千名警察的「一哥」。他說,做下屬要有勇氣表達意見,做上級要珍惜同袍的經驗,不該一言堂;互相尊重,才能有所貢獻。從來都是「李小龍迷」,蕭澤頤喜歡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紮實又靈活的拳法招式,更認為其個別電影帶有民族意識,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不可欺。
警隊一哥、特區政府武官之首,蕭澤頤的人生武道館,由父子情、手足情、香港情,甚至國家情交織而成。
阿sir 開館,請您多多指教!
更多
2024年12月09日
莊偉茵:一幅佳作,堪勝千言
最近有機會參加國家安全教育地區導師培訓課程,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時的學習班,透過認識國家近代史、國旗、國徽及國歌設計背後的意義、一國兩制的由來,以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理念及解說。
更多
2024年12月0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中國抗戰生命線(上)
中國遠征軍攻下松山,掃除了俯控滇緬通道咽喉惠通橋的橋頭堡,打通了西進緬甸的滇緬公路,為滇西大反攻的最後勝利鋪平了道路,提供了保障。滇緬公路,又稱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總長逾千公里,共翻越6座大山,跨過5條大江,是當年支撐中國抗日戰場戰略物資需要和大後方經濟補給的重要生命線。
更多
2024年12月06日
大公報|郭一鳴:尹錫悅一着臭棋
幾年前跟幾個朋友組團到韓國旅遊,除了看風景進娛樂場所,筆者臨時建議加插一站:參觀朝韓邊境。那天天氣晴朗,我們搭指定旅遊巴士進入邊境禁區,途中有士兵上車檢查每一個人的證件,來到「都羅山驛」,大家下車集合,導遊叮囑我們要依照指示,不要自己亂跑。這裏有一個巨大的DMZ標誌,舉目所見:鐵絲網、軍機、紀念碑等等,到處都在提醒人們這個地方非常特殊。這裏原來有一個連接南北的火車站,月台還在,鏽跡斑斑的鐵軌上,停放一輛鏽跡斑斑的火車頭,時光倒流,彷彿可以聽到它當年進出月台時發出震耳的汽笛聲。最震撼是一條長長的地道,寬可通行小型車輛,據說是當年北方的朝鮮挖掘,假若不是被韓方發現,某一日突然大批朝鮮軍隊從地底下冒出來,直搗釜山、首爾(當年名稱「漢城」),朝鮮半島的歷史可能改寫。
更多
2024年11月30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松山戰後的故事
松山戰役結束後,當地人都傳說,每當黃昏或者陰雨天,仍然能聽見山谷裏傳來廝殺聲和槍炮聲。開車走滇緬公路的司機,在經過松山時都會屏息靜氣,肅然起敬。這表明,中國遠征軍松山抗戰可歌可泣的悲壯往事已被後來人在心裏「神化」,從中也可感到松山在人們心中已成為一座神山。多年來,這座神山上也產生了許多傳奇的故事。
更多
2024年11月29日
大公報|郭一鳴:黎巴嫩在哪兒?
黎巴嫩在哪裏?很多人未必知道,但以黎衝突,確切說是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交火衝突的新聞,近期經常成為國際版頭條。日前在某電視台時事評論節目上,主持人劈頭就問:以色列和真主黨停火協議會成功嗎?我的回答是,隨時有變,但即使能停火幾天甚至一天,國際社會也值得去爭取。
更多
2024年11月23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松山戰役的歷史意義
松山戰役,可能是在中國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有名的戰爭。1944年松山戰役剛結束時,由於美軍的評價和宣傳,松山戰役一度名揚四海,全球皆知。但是由於蔣介石與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史迪威在指揮中國遠征軍作戰期間的矛盾,蔣介石不願意承認滇緬戰場和中國遠征軍的成就,認為這個戰場的成就和史迪威的個人功績是聯繫在一起的。國民黨政權到台灣後,又因為「孫立人案」及中美建交等形勢變化,滇緬抗戰更成了一段諱莫如深的歷史禁區。由於國共政治因素,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有宣傳緬北滇西抗戰。松山抗戰就只有在國家圖書館某些民國版圖書的那幾頁裏了,普通民眾知道松山戰役的人很少,去過松山這個偏遠地方的人更屬寥寥。直到改革開放前,內地對於中國遠征軍滇西緬北的反攻作戰,只有雲南為數不多的歷史學者在進行艱苦細緻的尋訪調查。最具參考價值的中國官方戰史資料,不過是一兩本作戰部隊編寫的敘事簡略的油印本小冊子。
更多
2024年11月22日
大公報|郭一鳴:一群對這片土地飽含深情的人
「汕頭是我的家鄉,我和大家一樣,對這片土地飽含深情」,短短三句話,王來春兩度哽咽,淚流滿面,台下近三千名來自全球各地潮籍社團領袖和代表,對這位卓越的潮汕女性報以熱烈的掌聲,是鼓勵,是致敬,也是共鳴。這是本周二(十一月十九日)在汕頭召開的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暨第十屆國際潮商大會開幕式上感人的一幕。除了王來春,在開幕式上台致辭的還有八十五歲的泰國著名僑領謝國民,以及澳洲僑領周澤榮。還有,已經多屆年會沒有露面的香港首富李嘉誠,罕有拍攝視頻祝賀大會在汕頭舉辦,年逾九旬的李先生一聲「鄉親們」,不改鄉音的普通話,透出濃濃的鄉情,雖然隔着熒幕亦令人感到特別窩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