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06月06日
大公報 | 郭一鳴:把秀禾做成藝術載體的年輕人
近二三十年,內地科創界人才輩出,從互聯網「雙馬」,到劉強東的京東、任正非的華為、張一鳴的TikTok,最新備受矚目的是宇樹科技王興興、DeepSeek梁文鋒,還有小米雷軍的轉型等等。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發展,一個個勵志故事伴隨一個個創富神話,成為「中國夢」亮麗的風景。其實,這些年內地傳統行業亦不乏創新人才和有志之士。近日筆者就無意中聽到一個年輕人自創中式禮服品牌、矢志傳播新東方美學的故事。
更多

2025年05月31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關德興與「一碗飯運動」
在中國爆發全面抗戰後的1938年6月17日,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上,展開了一場有近20萬民眾參加的反對日本侵華的大規模遊行示威。天上有飛機散發傳單,地下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在遊行人群中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義演,許多僑胞扮成日軍鐵蹄下的難民,捧着一個空碗,不斷高喊:「多買一碗飯、多救一條命!」最引人注目的場景是,一名30多歲的壯年男子,肩挑一對竹編籮筐,筐裏坐着兩名兒童。只見那男子一邊走着,一邊用舞台語言形象地描述着中國難民躲過日軍屠殺、逃離戰火的艱難困苦。這位路演的男子就是當時名震海內外的香港粵劇名角、武打明星關德興。
更多

2025年05月30日
大公報 | 郭一鳴:四十年後重遊三亞
深夜十一點多,我獨自坐在海南三亞的酒店房間的陽台,夜幕下的五指山近在眼前,白天出席連串喜慶活動,此刻享受寧靜。
更多

2025年05月24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赤坎江南第一樓
「賣子救國」的新加坡華僑鄭潮炯的祖籍新會,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有84萬,覆蓋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在香港的45萬新會籍人中,人才輩出。企業巨擘有香港嘉華國際集團創辦人、澳門「新賭王」呂志和,演藝界則有四大天王之首的劉德華,還有香港樂壇「校長」譚詠麟等。新會籍華僑參加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的有40多人。
更多

2025年05月23日
大公報 | 郭一鳴:上環海濱那艘紅頭船
本文見報之日,在中西區海濱長廊上環段,香港潮州商會和中西區民政處聯合舉辦「大潮東去、香江多嬌──香港潮州商會紅頭船風雨亭落成暨潮汕文化嘉年華」啟動儀式,在特區政府和中聯辦的官員以及商會首長共同主禮下,一艘長十八米、寬三點九米、高六點四米的紅頭船正式啟用。這艘耗資數百萬元特製的紅頭船不是用於海上航行,而是一道陸上的風景,船上有一個古色古香的亭子,可供市民休憩避雨之用,預計這個紅頭船風雨亭將成為新的遊客打卡點。
更多

2025年05月19日
玩兒盡莫扎特的「魔笛」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歌劇「魔笛」,極大的顛覆了傳統莫扎特原作歌劇風格,令觀眾有著十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甚至感覺是在香港地鐵上發生的故事,真是有趣。
更多

2025年05月17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賣子救國」震南洋
江門五邑,台山只是其中的一邑。其他四邑(新會、開平、恩平和鶴山)的海外華人華僑中也有許多抗日救國的感人故事。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江門華僑用鮮血和生命,在中華民族愛國史上譜寫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華僑在抗戰期間共捐款13億國幣,其中江門五邑華僑捐款就達6.8億國幣。
更多

2025年05月10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台山華僑多英烈(下)
在中國抗戰期間,相比地面戰場,中國空軍的戰鬥力更加處於劣勢。在數量上、技術上都處在弱勢的中國空軍,唯有依靠優秀的駕駛技術和堅強的鬥志,彌補與日軍的差距。為加強中國空軍戰鬥力,在海外學成的華人飛行員紛紛回國直接參戰抗日。據不完全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美國軍隊服務的華裔總共約有2萬人,以台山籍居多,其中,參加空軍回國對日作戰的飛行員有50多人。廣東省航空紀念碑上刻着的255名廣東航空英烈當中,有79名是華僑子弟,其中台山籍就有31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公布的中國籍抗日航空英烈共1,468名,其中有名有姓的台山籍英雄就有36名。在1937年8月14日南京空戰大捷中立首功的「中國戰鷹」陳瑞鈿,就是祖籍台山大江的美國華裔抗日空戰英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