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羽毛球、射箭、飞镖……走访期间,香港文汇报记者「打卡」了深圳承办赛事最密集的深圳市体育中心,体验了球员进场的「第一视角」。步入运动员专属大门,穿过狭长的运动员通道,走进大门处的亮光,在踏上球场草坪的刹那,视野忽然变得豁然开朗,椭圆形的天幕、蔚蓝的天空、密集的三层楼座位在视线中延伸,一座巨型足球场完整地展现在眼前。环视四周高处的观众席,让人不禁想像,十五运会期间运动员进场接受欢呼时该有多震撼。
记者实地走访深圳市体育中心,直击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的场馆升级改造情况。
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的深圳市体育中心,经过五年升级改造,从原本的3.2万个座位扩容至最多可容纳4.5万人。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体育工艺负责人吕佩蕾表示,要迎接如此庞大的观众人数,中心引入了「i深体」智能导航系统。他说:「观众只需要在『i深体』小程序输入座位号,即可以实时根据系统的提示,从入口到座位实现全过程导航。」
衞生间可实现动态男/女转换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体育中心的衞生间还是「潮汐厕所」,可根据现场情况动态调整男女衞生间比例。「全馆1,053个厕位中,有594个可实现男/女转换,入口的电子屏幕会同步调整显示,极大缓解排队压力。」吕佩蕾还介绍,就连看似不起眼的座椅设计上,也隐藏着巧思:全新更换的座椅採用镂空设计,增强通风透气性,更加适应广东湿热气候。
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体育设施也已经准备就绪,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的主场馆看到,复盖在比赛场地上空的白色天幕穹顶最引人注目,观众席的座椅以蓝白色为主调,视觉观感清新宜人。
华发集团体育场馆改造项目负责人李学权介绍,场馆全面优化无障碍设施,包括电梯轿厢加宽、无障碍洗手间设计及VIP通道升级,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人士打造友好环境。此外,观众可通过扫码实时查询赛程、票务和场馆导览信息。中心球场还加装了新型空调系统,训练场增设防风雨罩棚,确保运动员与观众在极端天气下仍能享受舒适环境。
香港文汇报记者 卢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