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羽毛球、射箭、飛鏢……走訪期間,香港文匯報記者「打卡」了深圳承辦賽事最密集的深圳市體育中心,體驗了球員進場的「第一視角」。步入運動員專屬大門,穿過狹長的運動員通道,走進大門處的亮光,在踏上球場草坪的剎那,視野忽然變得豁然開朗,橢圓形的天幕、蔚藍的天空、密集的三層樓座位在視線中延伸,一座巨型足球場完整地展現在眼前。環視四周高處的觀眾席,讓人不禁想像,十五運會期間運動員進場接受歡呼時該有多震撼。
記者實地走訪深圳市體育中心,直擊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深圳賽區的場館升級改造情況。
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的深圳市體育中心,經過五年升級改造,從原本的3.2萬個座位擴容至最多可容納4.5萬人。深圳市體育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體育工藝負責人呂佩蕾表示,要迎接如此龐大的觀眾人數,中心引入了「i深體」智能導航系統。他說:「觀眾只需要在『i深體』小程序輸入座位號,即可以實時根據系統的提示,從入口到座位實現全過程導航。」
衞生間可實現動態男/女轉換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市體育中心的衞生間還是「潮汐廁所」,可根據現場情況動態調整男女衞生間比例。「全館1,053個廁位中,有594個可實現男/女轉換,入口的電子屏幕會同步調整顯示,極大緩解排隊壓力。」呂佩蕾還介紹,就連看似不起眼的座椅設計上,也隱藏着巧思:全新更換的座椅採用鏤空設計,增強通風透氣性,更加適應廣東濕熱氣候。
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體育設施也已經準備就緒,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橫琴國際網球中心的主場館看到,覆蓋在比賽場地上空的白色天幕穹頂最引人注目,觀眾席的座椅以藍白色為主調,視覺觀感清新宜人。
華發集團體育場館改造項目負責人李學權介紹,場館全面優化無障礙設施,包括電梯轎廂加寬、無障礙洗手間設計及VIP通道升級,為殘障人士及行動不便人士打造友好環境。此外,觀眾可通過掃碼實時查詢賽程、票務和場館導覽信息。中心球場還加裝了新型空調系統,訓練場增設防風雨罩棚,確保運動員與觀眾在極端天氣下仍能享受舒適環境。
香港文匯報記者 盧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