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星期一
搜索 "培训,委员会,聂德权,讲座" 的结果
2025年05月03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台山华侨多英烈(中)
台山籍华侨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极高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 他们不仅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为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还在抗日战场直接参战,特别是空战,英名传扬四海。
更多
2025年04月26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台山华侨多英烈(上)
去年(2024年)是南侨机工回国抗战争85周年。 《江门日报》对这段历史又进行了采写,其中特别采访了台山籍南侨机工、「当代花木兰」李月美和另一位台山籍机工黄艺民的后人。
更多
2025年04月24日
产业对接/惠州基地三年免租 便利港青创业
从深圳一路往东,记者随采访团来到惠州仲恺高新区的港澳青年创业基地。 与深圳科技主导、节奏较快的城市风格不同,惠州的节奏稍显从容,却有着独特的「产业底气」。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惠州同时也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多产业并举的城市。 这种多元共生的产业链,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对接路径。
更多
2025年04月12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下)
在云南,说起畹町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公园,大家都会传颂一位叫林晓昌的企业家和他义父南侨机工林福来的故事。林晓昌原名黄晓昌,福建省晋江人,1979年到畹町做边贸生意。1983年,黄晓昌结识无儿无女的南侨老机工林福来,了解到林福来参加南侨机工从南洋来云南滇缅公路抢运抗战物资的传奇经历。
更多
2025年04月11日
大公报|郭一鸣:南朝·文选·饶学及其他
《射鵰英雄传》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书中所写的烟雨楼是真的,就在金庸的老家嘉兴。烟雨楼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五百多年,楼名取自唐代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楼以诗名,诗中有史。南北朝时期上接东晋下启隋唐,南朝宋齐梁陈历二十四帝合共一百六十九年,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文化艺术亦有多方面建树,成就卓著,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梁朝太子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文选》一书,自隋迄今,为学文者必读之书」。唐宋学子几乎人手一本,历代学者研究《文选》而形成「文选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