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传》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书中所写的烟雨楼是真的,就在金庸的老家嘉兴。烟雨楼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五百多年,楼名取自唐代杜牧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楼以诗名,诗中有史。南北朝时期上接东晋下启隋唐,南朝宋齐梁陈历二十四帝合共一百六十九年,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文化艺术亦有多方面建树,成就卓著,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梁朝太子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说:「《文选》一书,自隋迄今,为学文者必读之书」。唐宋学子几乎人手一本,历代学者研究《文选》而形成「文选学」。
近日收到郑炜明博士和他的学生罗慧博士编辑并签名的《文选卮言──饶宗颐先生文选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二四年十二月出版),炜明兄说,编这本书是应内地「中州问学丛刊」主编刘志伟教授之邀,回应有关饶宗颐先生文选学研究方面的疑问。书中收录饶公《敦煌吐鲁番本文选》等文选学相关著作八种,还有饶公分别写于一九九八年和一九九九年的两篇序,并附有《饶宗颐先生文选学年表简编》,无疑是近年饶学研究一项重要成果。
炜明兄是饶公当年在澳门东亚大学任教时的学生,后来从澳门到香港一直追随左右,成为饶公的得力助手,担任港大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兼高级研究员多年,笔者就是在港大饶学馆认识郑博士。二○一○年,在饶公指导下,时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的高佩璇女士资助黑龙江大学抢救满语文化,港大饶宗颐学术馆和黑龙江大学共同成立该学术项目的管理委员会,时任港大副校长李焯芬教授牵头,笔者和郑炜明成了委员会的同事。翌年,我和炜明兄、罗慧小姐随同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中心的专家,驱车到黑龙江西部富裕县一条满族人居住的村庄去做田野调查。转眼十五年过去,黑龙江大学的满族文化抢救研究项目取得纍纍硕果,还培养出一批专门人才。炜明兄年前已离开港大饶学馆,获黑龙江大学聘为国学院讲席教授兼博士生导师,但他念兹在兹的依旧是饶学。所以,就有了这本《文选卮言》。
炜明兄在书中《略论饶宗颐先生文选学的特色(代前言)》中写道,这本文集以「文选卮言」为名,盖取自二○○三年出版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文学卷》的文选学论文部分之名,乃饶公生前自订。饶学博大,涉及多学科和跨学科,吸引不少年轻一代学者加入研究队伍,《文选卮言》的出版,对饶学爱好者不啻是一个好消息。炜明兄给我看一份目录,原来他正在编纂饶公文集的补遗,那篇文采飞扬气势磅礴、写于一九七○年、镌刻在西营盘潮州商会大厦十楼廖宝珊堂墙上的《香港潮州商会创建潮州会馆碑记》,赫然在这份目录上。据悉,由重量级学者担纲主编的《饶宗颐全集》的编纂工作也在密锣紧鼓进行中。
说回南朝。同属梁代的刘勰《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在萧统《昭明文选》之下。除了佛教、文学、艺术多方面成就,作为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代首都的建康与罗马齐名,被誉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有日本学者认为:「从文化上来说,六世纪的南朝宛如君临东亚世界的太阳,围绕着它周围的北朝、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都不过是大大小小的行星,像接受阳光似的吸取从南朝放射出来的卓越的文化。」内地近年不少影视剧集以南朝为背景,例如曾在香港热播的《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