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星期六
新聞中心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與新聞聯高層交流座談會

210edf48-188a-4dbc-bd98-a00242d09b4e.jpg

5月22日下午,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執行主席李大宏、副主席顧堯坤、郭一鳴、文灼非等,會見來港考察、調研的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一行,雙方就港澳媒體在新媒體時代的生存發展狀況、當前内地與港澳媒體交流合作情況及如何加强和改進内地與港澳媒體交流合作等深入交流,雙方一致同意推動新聞交流常態化,就邀請港澳台媒體到内地采訪、培訓、交流等工作進一步做好聯絡服務工作。李大宏主持會議。

374db4fd-fd55-462c-987f-b0704c683451.jpg

張國良會長首先簡要介紹了新聞聯的發展歷程。新聞聯是1996年由香港新聞界人士發起成立,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個愛國愛港的社團。作爲香港目前業界會員人數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團體,新聞聯已經建立了包括『江浙滬、臺港澳3+3』 跨地域新聞同業交流、『一帶一路』採訪團以及組織業界到内地培訓交流等三大品牌項目。多年來,新聞聯在涉及『一國兩制』方針、愛國愛港等重大問題上,以及維護新聞界權益等方面積極表態發聲。

顧堯坤副主席在發言中談到,過去三年的疫情, 大大影響了本地媒體到內地進行外訪工作。作為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成員; 雖然每次都是以自願性質参與各式各樣的外訪及交流, 但歷來的反應都十分踴躍。隨著疫情過去,我們重新啟動與內地,無論是省、市的政府單位或是央企的採訪,都會受到本地傳媒的廣泛報道,讓香港市民更了解國內最新情況及政策發展。 

同樣重要的,就是國內媒體跟香港新聞同業的經常性交流與合作, 旨在提升專業水準和操守,加強行業的培訓工作,也因為疫情影響下幾乎停頓。以往互相拜訪對於互補長短起了頗大作用。特別在參觀內地媒體時,本地傳媒都能吸收及瞭解科技如何提高多方面的效率。有見及此, 希望未來本地傳媒能再次組織採訪團到內地媒體進行交流。 

至於媒體內容方面,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區政府要通過不同層面的工作推進大灣區城市開拓國際市場;所以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是必須的。大灣區城市內的居民對於灣區內多方面的資訊都非常關注, 這不單是香港居民關心的問題,亦涉及對接的相關城市。媒體在這方面能扮演一個重要渠道, 把最新資訊傳播出去。因此定期性、 廣泛性、深入性、 細緻性嘅報導都能幫助相關人士及讀者解答對融入大灣區的各種問題。

文灼非副主席在發言中分享個人創立媒體平臺《灼見名家》的歷程,總結從個人創立平台經驗可以看出,香港媒體轉變確實很大,這些年來平面媒體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在媒體營收方面、人才短缺方面等等尤其是經過三年疫情后變得雪上加霜,但他正嘗試聘用年輕人在内容創作方面帶來更多思路,及如何將平臺上内容通過内地媒體渠道在内地鋪開。

郭一鳴副主席就議題進行了幾點分享,談到香港媒體生態情況問題,他舉例東方日報及經濟日報兩家上市公司在年報數字上反映出半年盈利訊息,顯示出香港這個地方很特殊,傳統媒體包括印刷媒體仍然有價有市還在生存,而且賣的出去還賺錢,這跟內地就很大的不同。

第一點是香港的網絡媒體很多,門檻比較低,但似乎沒有聽到盈利的個案。

第二點是香港傳統媒體融合的發展遠遠不如內地,例如北京的人民網大屏幕用大數據來追踪新聞的熱度,然後來分析輿情,這種做法在香港完全做不到。內地現在做的融媒投入,包括在新技術的應用,內地比香港要做的好。

第三點是在校大學生調研中發現他們獲得信息的途徑都不是傳統媒體,而是以WhatsApp 、youtube 、Instagram 、Facebook 等社交平臺爲主,反映出傳統紙媒的消失趨勢不可逆轉。

第四點是關於內地和港澳媒體的新聞團體交流合作情況存在的問題,個人感覺是內地和香港的業界互相了解還是很欠缺,比如香港新聞界沒有統一發放記者證的機構和機制,而是以新聞機構自己發放的證件為憑證。又如,香港新聞界的團體,包括新聞聯,都是自發組成、自願參加、自籌經費,各個新聞從業員團體的性質通常不是以政治立場來區分,也沒有從屬關係。

改善交流合作的兩點建議:一是以前辦的國情班挺好,應該要繼續辦下去,不過形式不要只像過去在校園裡面聽聽講課,可以走出去和業界交流,透過國情班和同業交流可以更多樣化,二是可以輪流舉辦學術研討,包括人員培訓等活動。

新華社香港分社汪金福社長分享個人到港半年多來的觀察,他發現在技術賦能這一塊,香港媒體技術沒有深度介入,沒有動力介入。他舉例:內地今日頭條和抖音橫空出世後不光是改變了格局,也把所有做媒體的觀念洗禮了。這種技術的強勢介入觸發媒體的傳播形態變革這一塊,兩邊的差距非常大。但同時因爲自媒體等平臺的誕生,催生了監管方面問題,且不說政治問題,從新聞的角度來講現在的公信力也很差,這樣下去輿論怎麼引導是應該思考的問題。另外他談到,就香港本地媒體人對內地發展,尤其是像央媒如何發展情況和國內媒體新趨勢,既無興趣瞭解,事實上瞭解也不多,建議可以做些工作,央媒幾家在北京都算是發展新媒體的領頭羊,在進行推動下能發揮作用,把技術性含量比較高的東西能夠引到香港或者是一起融合,這一塊是能夠有突破的;另外兩地媒體如何交流,作為央媒駐港機構,願意在裡面多擔責任,多做工作。記協如果將來能在這方面推動,幾家央媒都有積極性。加強兩地交流方面,包括合作搞一些活動論壇,彼此有深度的瞭解,共同推進跟價值觀沒關係、跟導向可能有一定關係,但不一定那麼顯性的這個方面實際上還有很大空間可以挖掘,作為中央媒體駐港機構也還是能起到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也願意在這方面發揮作用。

劉思揚非常感謝大家坦誠交流,讓代表團一行有很多收穫,對香港社會、對香港的新聞界有了更多瞭解,有助於中國記協進一步做好交流、協同和服務工作。香港新聞聯和中國記協20多年來有很多很好的合作,因為疫情原因這幾年有所停滯,疫情結束希望能夠再深入推進。

劉思揚表示,中國記協是一個中國新聞界的全國性人民團體,職能具體來講涉及隊伍培訓、新聞服務、記者權益保障以及新聞援助等。中國記協希望能夠協同香港同業為講好香港和中國故事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季星星,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主任沈毅兵, 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副主任張毓育等參加調研座談。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與新聞聯高層交流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