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會務資訊
徐新英:《繁花》帶來的滬港聯想──共織雙城燦爛的輝煌

作者:徐新英  香港《鏡報》執行社長

記得上次來上海是在疫情前的2018年,日前再次來到了上海。這次我們選擇了“豫園萬麗酒店”下榻是因為酒店毗鄰著名的豫園和老城廟,更與外灘、南京路、新天地等旅遊勝地僅一步之遙。從房間窗外就可望到正在舉辦“豫園燈會”燈火輝煌的城隍廟,登上酒店頂樓更可欣賞到絢麗的城市天際線,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上海的繁榮與發展。

在上海與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及認識的新朋友,有談不完的話題,但特別的是,有關新近出台的《繁花》電視劇不約而同竟都成了我們熱議的話題,好在我也是《繁花》的追劇者,通過《繁花》又一次把上海和香港緊緊聯系了起來。

《繁花》電視劇由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執導、監制,由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秦雯編劇。《繁花》是內地和香港優質影視資源的一次成功融合,東方衛視和滬語版《繁花》是一次珠聯璧合的同頻共振。

早在2019年3月的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春茗茶會上,王家衛已經透露《繁花》將會是繼《花樣年華》和《2046》後的“第三部曲”,當時已經籌備了4年。終於《繁花》於2020年9月10日開拍,2023年12月27日上映,拍攝之精心籌備可謂前所罕見。劇集的主場景“黃河路”、至真園等,是在松江區上海影視樂園(車墩影視基地)以1比1搭景拍攝,劇組斥巨資實景搭建還原了九十年代的上海風貌。

《繁花》還原了九十年代的上海風貌

《繁花》有著濃厚的王家衛美學色彩——流動搖移的鏡頭畫面,交叉閃回的剪輯方式、加上流光溢彩、燈紅酒綠等布景,構建了藝術化的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也讓《繁花》多了幾分地域特征。

約一個世紀前的20世紀30年代,上海作為遠東第一大都市,是一個非常國際化、具有開放性的城市。在那個年代,上海的城市發展遠遠領先於香港,兩者的文化關系主要是上海影響香港。

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開始有大量上海人來到香港,特別是20世紀40、50年代,上海諸多實業家、文化人移居香港,同時帶去了大量的資金、資源、技術等,他們經營工業、航運、金融,亦在香港落地生根,對香港的經濟、文化、城市景觀、日常生活都產生了重大影響。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上海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滯後,而香港因向世界開放的關系取得了巨大飛躍。

到了20世紀80、90年代,香港在經濟資本、社會發展、城市更新、流行文化等方面遠遠領先,成了邁進改革開放後上海的榜樣。這一時期,從流行歌曲、通俗小說、影視作品,到服裝服飾、娛樂形式等,香港文化對上海文化的覆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香港的經濟資本和文化潮流對上海也產生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影響。上海人會通過香港流行歌曲學習粵語,領略香港澎湃的經濟活力、豐裕的物質生活和拼搏的精神,也是尋覓資源的寶地。

王家衛重塑了一個香港商人“上海阿寶”

《繁花》既帶有導演王家衛鮮明的藝術風格,精致、深入人物覆雜情感的描繪,又呈現出以往作品所沒有的對市場以及觀眾趣味的明顯考量。王家衛重新塑造了一個香港商人“上海阿寶”,烘托出了上海滾滾翻騰的時代變遷。《繁花》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上海,講述默默無名的小人物阿寶為了名利從香港而來到上海,又得高人指點而投身商場,如何在黃河路上摸爬滾打的經歷。那年代要能在上海的黃河路立足,真是不簡單、了不起。

《繁花》不只是寫了癡男怨女,也不只是寫了心靈成長,它還寫了商場如戰場,寫了一個時代的昂揚與落寞,悸動與奮鬥的動人篇章。

《繁花》的劇情,以胡歌飾演的資本家兼貿易商阿寶為主軸展開,借由阿寶的故事,帶領觀眾一窺1980、19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上海與深圳股市的熱潮與起伏,也讓觀眾見識了中國打開貿易大門後,由上海南京路眾百貨商場所點燃的時尚成衣大戰,帶動江南沿海省份的制造業生產,從而奠定了往後三十年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基礎。圍繞在阿寶身邊的女主角和幾位配角的故事,也呈現了中國從社會主義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時,全民在時代的大浪中顛沛流離的氛圍。

在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下,全劇充滿濃濃的香港風情。30集的電視劇中,共出現57首當時的港台流行金曲,包括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葉啟田的《愛拼才會贏》、Beyond的《光輝歲月》、王傑與葉歡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張學友的《偷心》、王菲的《執迷不悔》等;而運鏡布景,尤其是黃河路上眾餐廳的霓虹燈招牌,更看似昔日香港的繁華街市。好像有一種魔力,幾個音符,就能把觀眾拉回那個年代,舊日的時光,讓我們追憶往事。一聲一響,伏脈千裏,皆在牽動著時代的音弦。有時一走神,會恍然以為自己正在觀看1980年代的香港電視劇。

王家衛用精致的畫面、電影的節奏對上世紀九十年代市場經濟的弄潮兒——阿寶們生活史進行了再現,並以其風格化的港式上海夢的方式講述了這段故事。這種方式並不讓人感到違和,因為這種表達,把市場經濟的弄潮兒們的自信和堅韌的精神面貌呈現給了觀眾,引起共鳴。

在《繁花》電視劇所見到的上海灘頭最旺時空,黃河路是一片金碧輝煌,霓虹光管,閃爍著上海的興旺。無論是否經歷過那個時代,《繁花》激起了人們共同的懷念與憧憬,其間“歷久彌新”之蕓蕓往事牽引著我們的目光和思緒,是視聽藝術之“腔調”?是故事人物之“韻味”?是文學創作之“精魂”!

《繁花》中不少情節靠美食推動。劇中獨具滬港特色的美食更是讓人饞涎欲滴。《繁花》10道誘人佳肴盤點,包括排骨年糕、泡飯、定勝糕、川沙雞爪、幹炒牛河、魏總霸王別姬和黃魚面、仙鶴神針船王炒飯、火焰大王蛇、熱氣羊肉火鍋,每道美食獨具滬港特色。

上海與香港淵源深厚流長

《繁花》劇中的景色、人物、美食、音樂無一不透露與香港息息相關的聯系,霓虹滿街的黃河路讓人想起同是熱鬧無窮盡的彌敦道、蘭桂坊,外貿、改革、港樂等關鍵字亦無不顯示港滬的交織和融合。劇中多數演員都是上海籍演員,亦有不少來自香港或與香港有著千絲萬縷的演員。

《繁花》交織著滬人的記憶與港人的鄉情。在《繁花》驚艷迷離的畫面中,王家衛呈現了原汁原味的上世紀90年代的上海,但王家衛透過“香港濾鏡”所勾勒的上海生活與城市情調,穿越三十年直抵港人心理,引起港人共鳴。繁花熱自2011年小說連載伊始延續至今。隨著話劇、電影、電視劇《繁花》,預計這股熱潮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近期在香港將會召開上海與香港特區政府的第六次合作會議,《繁花》無疑營造了港滬合作的濃情氛圍,揭示了《繁花》與香港息息相關的聯系。

事實上,上海與香港淵源深厚流長,上海與香港這兩顆交互閃爍奪目的“東方明珠”,在新的時代洪流中必將共織燦爛輝煌!

(刊登鏡報3月刊)

圖片一:從酒店房間窗外望到燈火輝煌的城隍廟“豫園燈會”。

圖片二:《繁花》於2020年9月10日開拍,2023年12月27日上映次成功融合,東方衛視和滬語版《繁花》是一次珠聯璧合的同頻共振。

圖片三:《繁花》電視劇由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執導、監制。

圖片四:在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下,全劇充滿濃濃的香港風情。

圖片五:燈火輝煌的香港夜景。

圖片六:黃河路美食街上的苔聖園酒家(電視劇《繁花》中的至真園原型),吸引眾多市民遊客打卡拍。

圖片七:《繁花》中不少情節靠與香港息息相關的美食、景色、人物音樂推動。

徐新英:《繁花》帶來的滬港聯想──共織雙城燦爛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