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星期四
會務資訊
香港文匯報|良心:松山戰役的歷史意義

  松山戰役,可能是在中國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有名的戰爭。1944年松山戰役剛結束時,由於美軍的評價和宣傳,松山戰役一度名揚四海,全球皆知。但是由於蔣介石與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史迪威在指揮中國遠征軍作戰期間的矛盾,蔣介石不願意承認滇緬戰場和中國遠征軍的成就,認為這個戰場的成就和史迪威的個人功績是聯繫在一起的。國民黨政權到台灣後,又因為「孫立人案」及中美建交等形勢變化,滇緬抗戰更成了一段諱莫如深的歷史禁區。由於國共政治因素,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有宣傳緬北滇西抗戰。松山抗戰就只有在國家圖書館某些民國版圖書的那幾頁裏了,普通民眾知道松山戰役的人很少,去過松山這個偏遠地方的人更屬寥寥。直到改革開放前,內地對於中國遠征軍滇西緬北的反攻作戰,只有雲南為數不多的歷史學者在進行艱苦細緻的尋訪調查。最具參考價值的中國官方戰史資料,不過是一兩本作戰部隊編寫的敘事簡略的油印本小冊子。

松山遠征軍英烈雕塑群。 作者供圖 

 

松山戰役應該是日本侵華戰爭中輸得較慘、犧牲最大的戰役之一,所以日本官方對外很少說到松山戰役。但是日本民間關於松山戰役的記述比中國多得多,雖然這場戰爭中他們只活下來十幾個親歷者(包括戰俘和逃出者),但幾乎每個人都留下了回憶錄;作家、研究者的作品更多。中國軍隊是勝利者,中方參與這場戰爭的人,比日本多好多倍。儘管有那麼多戰爭親歷者,但是留下資料的卻微乎其微,尤其是那些具有「戰壕真實性」的老兵口述史料實在太少。因此中國竟然沒有像日本那樣出版的親歷者的證言,而日本卻有不止一本這樣的書,美軍編訂的《中緬印戰區戰史》更是裝了滿滿一個木箱。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內地湧現出一批熱心研究滇緬抗戰歷史的專家和作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戈叔亞、方軍、薩蘇和余戈等。他們通過長期艱苦的實地考察、採訪老兵、查閱大量中外文資料,逐步還原了滇緬抗戰的歷史面貌。他們還翻譯、寫作了多部反映中緬印戰區歷史的著述,推動了這段歷史逐漸進入公眾視野。這些專家都認為,兩岸應該重新評價滇緬戰場的成就和意義,應該還中國遠征軍將士以歷史的公正。余戈認為,從中國抗日戰爭形態來看,中國境外的戰略反攻,是1943年底中國駐印軍在緬北的反攻;中國境內戰略反攻就是1944年5月開始的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而在滇緬戰場上,松山戰役是滇西大反攻中的關鍵性戰役。中國遠征軍拔下滇緬公路上的松山這個最硬的釘子,從而為最終打通滇緬公路奠定了基礎,打破了滇西戰役的僵局,拉開了中國抗戰全面大反攻的序幕。因此松山戰役是中國抗戰戰略反攻階段的轉折性戰役。

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正面評價滇緬抗戰的紀實文學,剛獲自由不久的中國遠征軍名將孫立人聞訊後,還專門給作者陳立人寫了感謝信。從本世紀初開始,松山抗戰這段歷史之門又被強有力地打開了。內地比較客觀正面反映松山戰役的書籍和電視紀錄片陸續面世,又有幾部熱播電視劇跟進,掀起了一股「松山熱」,越來越多的人去那裏祭奠英靈,越來越多的人到松山參觀旅遊。去過松山,可以作為一種炫耀的談資。2014年9月3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在台北圓山首次祭拜當年在緬甸戰區英勇犧牲的中國遠征軍英靈。

正是由於松山戰役被長期「遺忘」,倒萬幸地保留下了中國抗日戰爭一個最完整的戰場遺址。現在的松山戰役遺址,主要集中在松山勐臘鎮大埡口村東、西兩側的松山山頂一帶,沿滇緬公路兩側分布,範圍約4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黃土坡等大小7個高地上,地堡、戰壕、彈坑等隨地可見。其中較重要的遺蹟有:松山主陣地中方軍隊坑道作業遺蹟及大爆炸坑;滾龍坡、陰登山等戰場遺址;日軍發電站、抽水站和慰安所遺址等。共有遺址69個、遺蹟816個(其中日軍691個,中國遠征軍125個);保存完好的戰壕約13,200米(其中日軍戰壕約11,600米,中國遠征軍戰壕約1,600米)。遺址區內有一棵見證樹,這是一棵傷痕纍纍、千瘡百孔卻倖存下來的戰爭歷史見證樹,槍眼歷歷在目,到處都是傷疤。

松山戰役遺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遺址保存較為完整的戰場之一。現存遺址實體、文物和文獻資料有力地證明了日寇侵華事實,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為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研究松山戰役提供了有力證據。松山戰役遺址是中國遠征軍愛國戰績的重要實證,是海峽兩岸遠征軍後裔憑弔先烈的重要場所,也是進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的直觀、生動的實物教材和課堂。2006年5月,松山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陵縣也修復了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公墓。

2013年9月3日,當地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建設了中國遠征軍愛國將士先烈雕塑群。雕塑由廣東雕塑家李春華創作捐贈。雕塑群總佔地面積約17,400平方米,由將軍方陣、娃娃兵方陣、駐印軍方陣、女兵方陣、夏裝、秋裝、冬裝方陣、老兵方陣、戰馬方陣、戰車方陣等12個不同方陣組成,共有雕塑402座,寓意1942年中國遠征軍首次跨出國門入緬抗擊日寇。雕塑作品以士兵為主體,同時選取戴安瀾、史迪威和孫立人3位獨具個性和影響的軍官為軍官代表,用當代雕塑理念給其安排顯著位置,使觀眾以更大的想像空間加深對那段歷史的深刻理解。2015年8月,松山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2018年保山市政府頒布了《松山戰役戰場遺址保護條例》。

近年來當地將松山戰役遺址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海峽兩岸交流示範基地和松山國防小鎮,將挖掘、保護和利用抗戰文化,與開發旅遊「深度融合」。大埡口等村舉全村之力收集物證圖片、整理史實資料,開設抗戰文化私人博物館。區內已有4家抗戰文化私人博物館,展出松山抗戰遺物8,000多件400多類。同時依託松山大遺址優勢資源,充分利用農戶閒置庭院、閒置房屋、閒置空地發展民宿、農家樂小超市、小吃店等發展旅遊服務業態經濟,以「庭院+休閒」的模式,不斷促進文旅融合,年接待遊客量已超過20萬人次。

隨着歷史的演進和研究的深入,松山戰役的重要地位和價值越來越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和銘記。而今,當年松山上那場慘烈拚殺的硝煙早已散盡,曾化為一片焦土的主峰上新木已拱,石碑上的姓名已被歲月肅蝕得模糊不清,唯有烈士的鮮血融入了蒼松的年輪。雄偉的高山、碧綠的草甸、茂密的松林、如畫的江山,安息着陣亡將士的英魂。一株株偉岸的蒼松宛如一個個抗日將士不滅的靈魂,莊嚴地挺立在松山之巔,而「滇西雨屏」特有的晴雲雨霧則不時地在此飄浮、開騰,像是為烈士的英靈蒙上巨大的白紗。

相關鏈接:https://www.wenweipo.com/a/202411/23/AP6740e379e4b0403675676180.html

香港文匯報|良心:松山戰役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