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樺加沙」來襲,香港再次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團結與韌性。這次應對颱風的過程,不僅體現了特區政府的前瞻部署,更彰顯了社會各界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的精神。
大家從2018年「山竹」風災中汲取了寶貴經驗,近年不斷完善防風防水措施,並借助先進的天文預測系統,精準評估颱風動向。當政府在星期一天色尚好時,果斷宣布連續兩天停課,不少網民還取笑政府是否過於謹慎,但事後證明,這是出於對市民安全的高度負責。政府亦透過多種渠道反覆呼籲市民做好防風準備,更令人感動的是,政府總動員各部門,包括紀律部隊、民政事務署、區議會、關愛隊及義工團體等,主動落區提醒居民做好防護,並透過手機訊息發放防風貼士及羅列各項公共服務的電話熱線,真正做到資訊透明、措施到位。這種上下齊心的應對模式,讓全港市民感受到「我們一起在努力」的溫暖與力量。
香港之所以能屢次在極端天氣中將損害降至最低,並非單靠運氣,而是依靠多年來不斷完善的基建、科技應用,以及政府的高度警覺和周詳部署。各公共事業單位,如機場、鐵路、水務、渠務、運輸及機電部門等,均嚴陣以待,發揮專業精神,確保城市核心運作不受嚴重影響。颱風過後,社會能迅速恢復正常,正是這種高效協作與持續建設的成果。
特別要感謝我公司的前線與後勤團隊,在颱風期間24小時不間斷監察供電系統,工程人員、熱線中心及社區支援隊無縫配合,迅速應對突發情況,與客戶及地區人士保持緊密聯繫,盡力減低颱風對電力服務及客戶的影響。我們始終秉持「從心關懷、追求卓越、勇於承擔」的核心價值,風雨無阻地守護香港。
這次颱風,再次向世界展示香港的堅韌與效率。感謝每一位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是你們讓這座城市在風雨過後,依然閃耀。
來源:Toppick專欄《亦莊亦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