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星期六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專家學者倡議建立永久性金庸紀念館
2024年07月26日
專家學者倡議建立永久性金庸紀念館
7月26日,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辦的「金庸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研討會成功舉辦,吸引了眾多文化學者、媒體代表及金庸作品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金庸先生的文學成就及其對中華文化傳播的深遠影響。與會嘉賓及學者倡議成立永久性的金庸紀念館,令香港成為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和平台。
更多
香港新聞聯將舉辦「金庸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研討會
2024年07月25日
香港新聞聯將舉辦「金庸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研討會
金庸是全球最著名的大作家之一,他的小說以及衍生的影視劇和音樂等,在香港與全球華人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樑,讓中華文化跨越語言和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增強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增進了全球華人的文化交流和團結。
更多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
2024年07月01日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
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
更多
「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首批聯合採訪活動圓滿收官
2024年06月29日
「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首批聯合採訪活動圓滿收官
6月29日,中國記協聯合香港新聞聯、澳門記協、廣東省記協組織開展的「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首批聯合採訪活動圓滿結束。中央駐粵媒體和粵港澳三地20余家媒體30余名記者赴廣州、佛山、肇慶三市,參訪企業、港口,走訪歷史文化場所,採訪有關負責人和在粵港澳人士,乘坐體驗無人駕駛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見證大灣區的建設成效,傳遞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顯著優勢和光明前景。
更多
新聞聯大灣區行/小鵬汽車落戶肇慶 看中灣區優勢
2024年06月29日
新聞聯大灣區行/小鵬汽車落戶肇慶 看中灣區優勢
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大灣區加速聚集,商機無限。28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來到肇慶。採訪團一連走訪了小鵬汽車、鴻特精密等新能源產業鏈上的中游和終端企業。小鵬汽車的新型號右舵車(右軚車)今年已經在香港銷售。小鵬汽車肇慶基地總經理呂元美告訴記者,供港車型G9純電車已經在有關廠房生產,未來亦希望進一步開拓右舵車市場。大灣區內地城市靠近港澳,希望小鵬汽車首先在港澳市場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我們選擇在大灣區建廠是十分有優勢的。」他表示,如今肇慶正吸引越來越多供應商落戶,隨着產業形成規模效應,不僅會大大降低採購零配件所需的交通和物流成本,還能在技術應用上快速響應。
更多
新聞聯大灣區行/港企活化佛山舊城 創夜經濟新玩法
2024年06月28日
新聞聯大灣區行/港企活化佛山舊城 創夜經濟新玩法
27日,「同心築夢 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走訪佛山。作為大灣區熱門旅遊地,佛山近年在內地不斷「出圈」。採訪團上午走訪了佛山祖廟、黃飛鴻紀念館和嶺南天地等文旅項目,採訪了解佛山文旅「新玩法」。嶺南天地是佛山中心城區最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項目,年客流量超過2600萬,被譽為「中國南方舊城微改造的典範」。其背後的操盤手正是來自香港的瑞安集團。嶺南天地佛山項目總經理文德純亦來自香港。他表示,項目定位為打造大灣區的「微度假區」,以夜經濟吸引更多全國尤其港澳市民前來消費打卡。「自從港澳車北上後,港澳客流量明顯增加。除了遊客外,還有不少香港年輕人來創業,包括開餐飲、文創、珠寶店等,非常熱鬧。」
更多
新聞聯大灣區行/灣區「大號地鐵」 港人出行新模式
2024年06月27日
新聞聯大灣區行/灣區「大號地鐵」 港人出行新模式
6月26日,正值廣佛南環、佛莞城際、佛肇城際、莞惠城際四線貫通滿月,「同心築夢 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走訪了廣東城際線的廣州番禺站。隨着這條「灣區大號地鐵」全線貫通,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一條東西走向、橫跨5市、全長258公里的交通大動脈。旅客從廣州番禺出發可30分鐘直通佛山、東莞,60分鐘抵達肇慶、惠州。廣東城際鐵路運營有限公司車服中心主任工程師張巧告訴採訪團,城際線四線貫通滿月,客流量大幅增長,周末客流量更達10萬人次。不少港媒記者都認為,這條城際線可以成為香港市民遊灣區內地城市的新選擇。
更多
新聞聯大灣區行/深中通道開通在即 對接港澳將更便利 南沙加緊布局新興產業
2024年06月26日
新聞聯大灣區行/深中通道開通在即 對接港澳將更便利 南沙加緊布局新興產業
深中通道開通在即,處在深圳和中山之間的廣州南沙亦將迎來新的交通優勢。25日,「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活動走訪廣州南沙。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未來深中通道通車後,廣州南沙至中山城區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15分鐘以內,至深圳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20分鐘以內,廣州、深圳、中山三地的聯繫進一步強化,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內高效互聯互通。南沙區商務局局長謝曉暉接受採訪團訪問時表示,大灣區產業特色在於整合而非競爭,而深中通道的便捷讓物理距離變短,讓廣州、深圳和中山的人才可以找到更合適的位置,對於留住人才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更有幫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