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滇緬公路上的英雄(上)
在滇緬公路這條抗戰運輸生命線上,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永遠值得國人和全世界炎黃子孫銘記,他們就是來自南洋(南亞和東南亞)各地的華人華僑組成的「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簡稱「南僑機工」。南僑機工,就是那個特定歷史時期裏,滇緬公路上耀眼的明星。他們遠渡重洋,毀家紓難,以實際行動書寫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壯舉。
更多
2024年12月27日
國風國韻 中央民族樂團香港鏗鏘
即將進入2025年之際,中央民族樂團為香港送來一台精彩大戲,《頌·黃鐘大呂》音樂會。鐘聲悠揚,罄音鏗鏘!
更多
2024年12月21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中國抗戰生命線(下)
從1938年9月通車至1942年5月因日軍佔領滇西而中斷,滇緬公路成為中國抗日戰場獲取國際援華物資的主要通道,被譽為抗戰的「輸血管」和「生命線」。滇越鐵路被日軍斬斷後,滇緬公路更成為中國聯繫盟國的唯一陸上通道,運輸更加繁忙。1941年全年,通過滇緬公路運入的物資比通車的第一年翻了兩倍,超過13萬噸。這些援華物資為中國抗戰的勝利增強了有利的物資基礎。在後來的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中,滇緬公路又為遠征軍運送兵員9萬多人,汽車一萬餘輛,成為支持中國抗戰戰略大反攻的大動脈,為中國遠征軍的勝利提供了保障。自1938年到1945年,從滇緬公路運入中國的戰略物資共約77萬噸,其中軍用物資近50萬噸,這些物資對於中國的抗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多
2024年12月20日
大公報|郭一鳴:車過港珠澳大橋
月初周末,我和幾個朋友到澳門會友,開車走港珠澳大橋。雖然已經入冬,但天氣一點不冷,車行大約四十分鐘,遙望碧海藍天,賞心悅目。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乘車經過這座大橋。二○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上午,我坐在中央電視總台新聞直播室,以香港特邀評論員身份和主播一起直播這座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的跨海大橋通車儀式,國家領導人親臨剪綵,舉世矚目。第一次看到央視記者航拍大橋的全景,宛若滄浪大海上的一條巨龍,感覺非常震撼,又以作為當代中國人而深感自豪。從那以後,每次經過這座大橋,都感到特別親切。
更多
2024年12月20日
智啟未來,才聚變革——2024年閩港澳台僑校長圓桌會在榕圓滿舉辦
12月17日,由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香港鏡報、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市教育局承辦,廈門國際銀行、麥斯特人力集團協辦的閩港澳台僑校長圓桌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舉辦。福建省人民政府李興湖副省長、香港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福建師範大學校長王長平、廈門國際銀行行長曹雲川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歐洲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陳俊龍,歐洲科學院院士、河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金雙根,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教授趙丹,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德籍院士、歐盟中國(合作)中心主席劉雨雄,馬來西亞科學院院士、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馬來西亞科學院院士、馬來西亞拉曼理工大學校長拿督李仕偉,以及來自閩港澳台僑地區約140名大中小學校長、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等圍繞“人工智能時代人才培養的創新與變革”進行深入探討。會議由福建省教育廳廳長葉燊主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