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深圳市體育中心「i深體」智能導航帶位
足球、羽毛球、射箭、飛鏢……走訪期間,香港文匯報記者「打卡」了深圳承辦賽事最密集的深圳市體育中心,體驗了球員進場的「第一視角」。步入運動員專屬大門,穿過狹長的運動員通道,走進大門處的亮光,在踏上球場草坪的剎那,視野忽然變得豁然開朗,橢圓形的天幕、蔚藍的天空、密集的三層樓座位在視線中延伸,一座巨型足球場完整地展現在眼前。環視四周高處的觀眾席,讓人不禁想像,十五運會期間運動員進場接受歡呼時該有多震撼。
更多
2025年04月23日
廣東隊滑板選手:「小目標」是前三 最想冠軍
在惠州市體育館室外的U形滑道和自由式場地上,年輕的滑板選手們正在忙碌地訓練。在U形滑道上,一個小女孩踩上滑板從U型台滑下,起跳、轉體、抓板、落地,動作一氣呵成,十分精彩。這個小女孩就是廣東隊滑板種子選手鄭好好,今年12歲的她還曾是巴黎奧運中國代表團歷史上最年輕的奧運參賽選手。
更多
2025年04月23日
粵港澳媒體實地採訪十五運場館及通關細節 港隊「踩慣」惠州賽道 北上訓練如「回家」
翻開今天(23日)的日曆,不知不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已經迎來倒計時200天的節點。4月13日到20日,香港文匯報記者跟隨「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實地走訪珠海、深圳和惠州三地的十五運會比賽場館。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的不僅是賽事籌備的高效與順暢,更是三地之間日漸融合的生活圈。從橫跨港珠澳大橋的跨境自行車賽到深港雙城聯動的馬拉松,從運動員「無感通關」的便捷體驗到香港選手北上共享大灣區訓練資源,這一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辦的體育盛會,為大灣區生活圈的融合打通了「任督二脈」,不斷推動三地規則銜接、設施共享、民生互通的深層融合,為「一國兩制」下的協同發展寫下鮮活註腳。
更多
2025年04月20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當代「花木蘭」悲劇
從昆明新聞里社區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牆,到畹町南僑機工紀念碑英名錄,一張張南僑機工年輕的面龐英姿勃發,一段段南僑機工歷史文化和歸國華僑的愛國往事撲面而來。
更多
2025年04月12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滇緬抗戰邊關畹町(下)
在雲南,說起畹町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紀念公園,大家都會傳頌一位叫林曉昌的企業家和他義父南僑機工林福來的故事。林曉昌原名黃曉昌,福建省晉江人,1979年到畹町做邊貿生意。1983年,黃曉昌結識無兒無女的南僑老機工林福來,了解到林福來參加南僑機工從南洋來雲南滇緬公路搶運抗戰物資的傳奇經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