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星期四
搜索 "維港" 的結果
2025年02月07日
大公報|郭一鳴:千秋史傳記前賢
棉湖老鄉、國際潮團總會副秘書長林濤兄在春節前發來《一代楷模郭之奇》一書的電子版(揭陽市潮汕歷史文化研究會、揭陽市榕城區郭之奇文化研究會編著,中國華僑出版社),希望我能夠寫一篇書評。因為年底雜事纏身,未能抽暇讀書,故一直未有動筆。蛇年春節汕頭探親歸來,偷得浮生兩日閒,窗下讀郭子奇,彷彿回到金戈鐵馬、天翻地覆的年代,「書生老去血猶沸,天涯誰解壯士心?」作為潮汕郭氏後人,對這位血性先賢深懷敬意。
更多
2025年01月04日
大公報|郭一鳴:新年盛事好意頭
記得去年元旦有報紙用「逾30萬人夾岸賞煙花迎2024」做大標題。一年之後,迎接二○二五年的維港煙花匯演,標題變成「四十萬人夾岸賞煙花」。人數增加十萬,氣氛更加熱鬧,但秩序井然。我很喜歡「夾岸」二字,一下子把維港兩岸的距離拉近。《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寫的是仙境。還有詩句「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據說原詩是「夾路桃花風雨過,馬蹄無處避殘紅」,若論意境,桃花夾路遠不如夾岸桃花。古人詩文中的「夾岸」,與今日之維港「夾岸」,空間距離不是一個量級。假如從太空俯瞰地球,相隔一個太平洋的兩大洲,是否也可以用「夾岸」來形容?
更多
2024年12月27日
大公報|郭一鳴:一部四十年厚積薄發的作品
六年前,時任武漢華中師大校長楊宗凱教授來港出席活動,我向他介紹華中師大一附中的李海平老師,當時李海平被港島某名校透過優才計劃聘為中文教材顧問,來港已經兩年。楊校長高興地對李老師說,「請你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認真研究總結香港和武漢兩地兩制的中學教育有哪些可以互相借鑒,特別是香港的教學有哪些值得武漢和內地學習,將來寫一本書,我請你到母校的教育學院去講課」。今年夏天,海平兄約滿退休回武漢之前,拿出一本四百多頁的書稿《語文高體驗課堂:實踐與理論》,希望我寫一篇序。日前海平兄催稿,說書稿已交到出版社準備排版,就等我的序呢。
更多
2024年11月03日
莊偉茵:事實勝於雄辯
細仔的兩個澳洲朋友第一次到香港旅遊,沒有跟隨旅行團,細仔每天根據網上推介,安排一個五日行程,覆蓋香港主要旅遊景點,包括大嶼山一日遊,搭吊車上去昂坪市集、參觀大佛和大澳坐遊船;第二日遊走油尖旺區的花墟、女人街、朗豪坊,行到尖東海旁和K11 Musea;第三日玩遍迪士尼樂園的各種機動遊戲和晚上的煙花滙演;第四日坐金巴行港珠澳大橋到澳門;第五日坐山頂纜車上去山頂睇香港全景和大富翁夢想世界,第六日返澳洲。上星期適逢中環街市舉行十月啤酒節,還有在中環海濱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他們置身其中,不亦樂乎。
更多
2024年10月24日
新聞聯㩦手中新社香港分社主辦「光影中國 魅力香港」賀國慶新聞攝影佳作展
10月24日下午,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和中國新聞社香港分社共同主辦、新鴻基地產協辦的「光影中國 魅力香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新聞攝影佳作展在「香港天際100」觀景台開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