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大公報|郭一鳴:姑蘇城看蘇繡
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從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到蘇州刺繡研究所工作,迄今剛好四十五年,如果從一九七三年拜蘇繡大師任嘒閒為師開始算起,黃春婭從事蘇繡工作已經五十二年。上周六(九月二十日),筆者陪同香港潮州商會會長高佩璇和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等到蘇州刺繡研究所參觀考察,受到蘇州市統戰部副部長鄧兵、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鄭桂泉、蘇州刺繡研究所總經理黃燕萍和高級顧問游偉剛等歡迎,黃春婭老師特地為我們在這所中國傳統刺繡工藝的殿堂充任藝術導賞。
更多
2025年09月12日
大公報|郭一鳴:藤編的故事和路邊的如意結
「這是我在家花了三四天時間編製出來的,每天大約能賺七十塊錢。」七十歲的羅大爺來到位於漢中市南鄭區的陝西良順匠心實業有限公司交貨,身穿深藍色工作服、面露憨厚笑容的他雙手捧起一摞帶有竹子香味的竹筐,總數大約有十六七個,走進貨倉放下,然後憑工作人員開出的收據去領款,一手交貨一手交錢。
更多
2025年09月05日
大公報|郭一鳴:期待香港直航漢中
「建議漢中相關部門與香港旅遊業界磋商,設立香港─漢中旅遊專線,推進漢中走出去、引進來,我相信漢中這個地方對香港人很有吸引力」。香港新聞界採訪團離開漢中的前一天,與陝西省漢中市委宣傳部以及市發改委、生態環境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官員舉行座談會,我代表採訪團成員談了三天漢中之行從佛坪、洋縣、城固到漢中市區的感受,大膽提出建議。
更多
2025年08月09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瓊籍機工多英烈(上)
2009年12月,為紀念南僑機工回國抗日70周年,海南省博物館曾聯合國家檔案館、新加坡檔案館和雲南省檔案館,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南僑機工回國抗戰史料圖片展,展出了800多名海南籍南僑機工的愛國事跡。海南籍南僑機工後代陳勇、陳達婭合著的《再會吧,南洋》一書,比較詳細地記錄了瓊籍南僑機工的英勇與犧牲。
更多
2025年08月08日
大公報|郭一鳴:新一代援疆留疆的年輕人
「我是二○一七年九月前從內蒙古透過內招來到新疆」,阿克陶縣委宣傳部幹部小寶告訴我。小寶是蒙古族,在內蒙古包頭市出生長大,中學畢業後考上位於吉林長春的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難怪說一口標準普通話。小寶畢業後回到包頭的母校任教,剛好碰上新疆到當地招聘教師,「我想去新疆看看,所以就報了名,結果被錄用,簽了三年合約」。包頭距離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千多公里,小寶到克州阿克陶縣一所中學教高中的中文。「我原來只想在這裏做完三年就回內蒙古,但機緣巧合被調到縣團委,後來又調到縣委宣傳部,現在已經結婚,算是在新疆落戶了」,小寶的老公是和她同一批從內蒙古來疆的夥伴。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