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6日
大公報|郭一鳴:自由、多元和改革
五年前三聯書店出版一本書叫做《香港故事》,書名是新華社亞太總分社在網上開設的一個欄目名稱,這本書的主編和作者都是該社的記者。收到主編閔捷女士贈書,我一口氣讀完,書中講述五十個香港故事,實際上就是五十個普通市民心目中的香港。當時正值「黑暴」猖獗,很多人感到徬徨困惑。我在本欄撰文寫道:「又是一個令人煩躁不想打開電視看新聞的周末,我展讀這本《香港故事》,看到一個個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場景、熟悉的人物,細味一個個近在身旁耳熟能詳的故事,當中所蘊涵那些似乎已經遠去變得模糊的信念,那些令香港成為香港的力量,令我感動。」
更多
2024年08月16日
大公報 | 郭一鳴:讀懂中國
前幾天老友L兄請我到他的寫字樓喝茶,茶是老茶,話題是新的。L兄打理的文化機構近年舉辦各種國情教育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最近正在策劃一個叫做「讀懂中國」的活動,他說香港的青少年不了解國情,不少成年人也不了解國情,很多外國投資者不懂中國,所以打算透過舉辦這項活動,讓更多香港各界人士有機會「讀懂中國」,鼓勵外資積極把握中國市場投資機遇。我沒有詳細問這項活動的具體內容,但「讀懂中國」這四個字,聽起來很有意思。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嚴剛:讓金庸成為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金字招牌
今年是中國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的百年誕辰。俠之大者金庸,以其氣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妙筆生花的創作才情,縱橫馳騁逾千年的深邃視野,洋洋灑灑地揮就了15部傳世名篇力作,用恣意奔騰的想像力勾畫了了一個刀光劍影、波瀾壯闊的江湖世界。在金庸的筆下,變化的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江湖世界,不變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國情懷。
更多
2024年06月14日
大公報 | 郭一鳴:港鐵第100個車站
「你們知道港鐵第一百個車站名字是什麼嗎?」前天(十二日)上午香港新聞聯理事會一行到紅磡站參觀「站見」鐵路展,負責導賞的營運主管吳雪花在介紹展覽內容之前提問,但沒有人知道,她說,參觀結束前會「開估」。自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本港第一條地鐵線觀塘至石硤尾投入服務,至今已經四十五周年,迄今為止,港鐵總共有十條路線九十九個車站。六月十五日,香港至北京、香港至上海兩條直通高鐵線開通,夕發朝至,這又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今年四月開館的「站見」,旨在和市民一起回顧港鐵歷史,同時展望香港鐵路未來的發展。
更多
2024年05月11日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 走進文學時光的捲軸」今日開幕
由香港文學館、香港作家聯會及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的南來作家手跡遺物站於今日在中央圖書館開幕。是次展覽共展出24位重要南來作家的手跡和物品逾300件,其中近200件為原件,是香港歷年最具規模的南來作家主題展。此次展覽的展品呈現出南來作家在香港的創作軌跡,凸顯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及對香港文學的深遠影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