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跨境電商突圍 大數據助內企精準找出路
在美國再度揚言加徵小包裹關稅之際,位於橫琴的一座跨境電商產業園裏,一場靜悄悄的市場轉向正在上演。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的園區,已有56家企業入駐,包括希音、唯品會、快手等頭部企業。
更多
2025年04月24日
香港是測試國際市場反應的前沿
大灣區多家科技企業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都表示,國際貿易環境越是錯綜複雜,布局香港市場就顯得越重要,不少企業都把香港視為出海戰略中不可替代的一環。「香港離我們非常近,又是自由港,客戶來了,我們直接帶他去尖沙咀看維港燈光秀,那些就是我們做的項目。」深圳洲明科技總裁辦公室主任廖廣南說。雲天勵飛董事、高級副總裁、CFO兼董秘鄧浩然也表示,公司的智能耳機和智能眼鏡等產品,往往以香港為跳板出口,「不僅是轉口,更是測試國際市場反應的前沿。」
更多
2025年04月24日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灣區LED屏的「硬氣」:美客戶繞不開中國
一塊LED顯示屏背後所蘊含的技術,遠比外行人的想像來得精密。在深圳洲明科技展廳中展示的部分顯示屏,LED燈珠之間的縫隙僅0.3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參觀者無不大為驚嘆。洲明科技總裁辦主任廖廣南表示,LED顯示屏行業全球化程度高,中國廠商不僅交付快、價格優,還能提供場景定製服務。「即使加徵關稅,美國採購LED屏依然繞不開中國供應商。」雖然全球產業鏈正面臨重塑壓力,但中國企業在LED顯示屏技術上的底氣,也遠比外界想像中硬氣。香港文匯報記者走訪大灣區部分一線科技企業時發現,機器忙碌生產,外貿訂單照常發貨,企業負責人亦十分淡定。廖廣南說:「美國客戶至今沒取消一張單。」
更多
2025年04月23日
粵港澳媒體實地採訪十五運場館及通關細節 港隊「踩慣」惠州賽道 北上訓練如「回家」
翻開今天(23日)的日曆,不知不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已經迎來倒計時200天的節點。4月13日到20日,香港文匯報記者跟隨「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場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實地走訪珠海、深圳和惠州三地的十五運會比賽場館。香港文匯報記者看到的不僅是賽事籌備的高效與順暢,更是三地之間日漸融合的生活圈。從橫跨港珠澳大橋的跨境自行車賽到深港雙城聯動的馬拉松,從運動員「無感通關」的便捷體驗到香港選手北上共享大灣區訓練資源,這一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辦的體育盛會,為大灣區生活圈的融合打通了「任督二脈」,不斷推動三地規則銜接、設施共享、民生互通的深層融合,為「一國兩制」下的協同發展寫下鮮活註腳。
更多
2025年04月23日
協同創新/理大惠州共建研究院 從構想到啟用僅5個月
從深圳坪山往東不到10公里,便可到達大亞灣科技創新園。一座科研大樓前掛着醒目的香港理工大學標誌,這裏是香港理工大學與惠州市合作設立的技術創新研究院所在地。「研究院從構想到正式啟用,僅用了5個月,幾乎是以『搶跑』速度完成。」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棟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項跨境教育科研合作的效率「前所未有」。他透露,研究院目前正加緊籌建第五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預計不久後將落地,聚焦「AI+產業」融合,服務本地經濟與產業升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