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星期四
搜索 "文滙報,良心,機工" 的结果
2025年03月29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上)
除昆明外,抗战时南侨机工的另一个集中点是云南龙陵的畹町,这里是滇缅公路中国境内的终点、进入缅境的起点,现在还是我国320国道的终点。畹町是滇缅公路境内境外的联结点,也是当年南侨机工从缅甸抢运抗战物资回国的第一站。抗战物资从缅甸仰光港口抢运到畹町,即被视为抢运回国。机工从缅甸抢运回国的抗战物资,很多都先存放畹町,然后再分运内地各抗日战场。因此当年分配在腊戌至畹町、畹町至芒市保山一线的南侨机工,有三个华侨先锋大队,分驻芒市、遮放、腊戌,他们是西南运输处驾驶和修理的主力军。畹町花桥路有个南侨村,就是当年南侨机工在畹町的主要聚集地。
更多
2025年03月22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机工文化打卡地(下)
复古的路灯、南洋风格的长凳……走进隐于昆明闹市的新闻里社区,一到新闻南路路口,就能看到一块「南侨机工历史文化主题街区」的指示牌。新闻里社区地处昆明市主城区,新闻南路是闹中取静、保有纯正老昆明居住风格、文化氛围浓厚的小街。当地政府对新闻南路进行两期升级改造,通过充分挖掘南侨机工历史文化和归国华侨的爱国往事,将老旧街区原来一条因文艺小资而出名的网红街区「椿上花街」,打造成为了兼具历史情怀与文艺情调的被誉为「神仙小街」的特色街区。
更多
2025年03月15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机工文化打卡地(上)
生命凋零,但歷史並未遠去。越來越多的人走近南僑機工,特別是南僑機工的後輩們,成為了搶救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南僑機工史料的急先鋒和主力軍。昆明是滇緬公路的起點,也是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的聚集地和訓練營,南僑機工在昆明留下的歷史文化最為豐厚。近些年來,昆明不僅是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的研究展示中心,同時也成為了南僑機工後輩們的聚集活動中心。
更多
2025年03月08日
香港文汇报|良心:机工揭秘第一人
陈嘉庚的侄子陈共存非常重视并支持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等学者对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的研究。他读了林少川写的《记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蔡汉良》后,专门约见林少川,当面鼓励并表示资助林少川在全国范围进行南侨机工专题调查研究。林少川被南侨机工事迹深深感动,又为陈共存对南侨机工的真情感召,就下定决心要将南侨机工历史作为课题来研究,记录历史,正本清源。1987年9月,在陈共存的资助,以及泉州华侨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林少川背着简易的行装,带著录音、照相器材,持着陈共存致全国各地侨联的亲笔介绍信,只身沿着滇缅公路考察,追寻南侨机工的史迹。
更多
2024年03月31日
大公报| 郭一鸣:中文大学「一个品牌、两个校园」的启示
深圳不仅是创业者的热土和梦想家的乐园,也是办大学的风水宝地。除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过去十多二十年,不少内地名牌大学在深圳创办分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还有中外合办的北理莫斯科大学,北大清华则在深圳设立研究生院。十年前,名列世界一百大的香港中文大学跨过罗湖桥落户深圳,创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今天的深圳已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一片高地,而港中大(深圳)则成为这片高地上一处独具一格的风景,成为香港与内地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双赢的示范。曾任国家级领导人的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教授形容:港中大(深圳)创校十年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奇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