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一鳴
左圖:封凱棟著《潮起:中國創新型企業的誕生》。右圖: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讀書日,人們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新華社
本周二,四月二十三日是本港第一個「全民閱讀日」,匯賢智庫舉辦讀書分享會,題目是「一帶一路與中國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由海上絲綢之路協會總裁黃彥勳分享閱讀《潮起:中國創新型企業的誕生》一書的心得。當日天氣時雨時停,但仍有不少熱愛閱讀的市民出席分享會。在人人擁有社交媒體,網絡資訊傳播無孔不入的今天,讀書風氣漸失,再如此下去,恐怕連「讀書人」這個稱謂也可能成為歷史。特區政府響應世界閱讀日而設立全民閱讀日,初心可嘉。一九九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四月二十三日定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World Book&Copyright Day),又稱世界閱讀日,希望藉着這個日子,向大眾尤其是年輕人和兒童推廣閱讀和寫作。
《潮起:中國創新型企業的誕生》的作者是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封凱棟,他在清華大學念工科、管理學碩士,取得英國薩塞克斯大學SPRU中心博士學位,長期從事中國工業和中國創新政策的研究。近年華為、中興、奇瑞、吉利和比亞迪等一批中國自主創新企業的崛起,令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很多人想知道,這些中國品牌如何實現自主創新走向世界。我之前沒有讀過這本書,講座前一天臨急抱佛腳,上網找到這本書。以親身經歷和深入現場作為理論分析的基礎,是這本書一大特色,例如作者讀大四的時候和四名同學到廣東佛山一家鑄造廠實習的經歷:
「工廠大概有兩千名工人,大部分是來自湖南、江西、廣西、貴州等省份的中年女工。工廠主要生產下水道金屬件,尤其是三通管。工廠經理告訴我們,他們的產品在全球市場都享有盛譽,甚至連紐約時報廣場的下水道也使用了他們生產的三通管。
生產過程簡單粗暴,高爐生產鐵水、鑄造、鍛造、車削以及噴漆等大部分工藝都需要由工人們手動完成。這批女工幾乎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人,無論是近距離完成鐵水澆鑄還是操作機器鍛壓鐵塊,她們始終毫無怨言,哪怕完成從鑄造到噴漆整套流程,整個班組只能分到二角/件的收入。工廠為工人們提供的生活條件極差,午飯只有糙米、泡菜和豬皮,以至於我們當中一位同學一度寧願每天步行四十分鐘下山到公路交叉口唯一的餐館去吃飯。我們另外四人時不時也會同往。即便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女工們依然有非常高的工作熱情。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雖然工廠慣例是早上七點鐘開門,但她們在六點半就早早地到達了工廠,希望經理能提前打開車間讓她們開始上班。」
作者寫道,導致他最終「崩潰」是結束實習的時候,去跟一直沉默相處的工友們告別,意外地發現這些女工年齡多數在十六至二十二歲,甚少超過二十五歲。「她們的臉卻已經被長時間的辛苦勞動雕刻,但她們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應該對此有所抱怨。」
筆者在八九十年代曾經不止一次到過珠三角工廠區,見到不少作者筆下的女工們,讀至此處,往事歷歷在目。千千萬萬任勞任怨的女工農民工,不僅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作出巨大犧牲和貢獻,而且成為中國企業走上創新型發展之路的默默無聞的基石。作者寫道:「這種經歷讓我更深入地理解自主創新企業的崛起可能為中國經濟社會帶來的變化。因為本土工業只有持續地升級,才能為更多的人提供體面的工作。」
書中不少富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故事。我第一次知道,不久前才有限度解除邊境禁區限制的中英街竟然能吸引中國科學家,當年一名研發國內首台萬門交換機的科學家,為了獲得電子元器件,多次坐綠皮火車來到這裏的二手元器件市場淘寶,甚至一度在火車上被人誤以為是「盲流」。另一個故事發生在一九九七年,李姓企業家參與自己企業第一輛車型的設計,當時他手裏的設計工具只有游標卡尺。
感謝黃彥勳兄邀請我做分享會主持,讓我有機會通過這本書的個案分析,和一個個有血有淚、既感人又催人奮進的故事,比較全面了解中國企業如何透過改革與轉型,從市場換技術到走上自主創新之路,以及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所發揮的作用。西方某些人面對近年中國創新型企業的崛起,感覺受到威脅,但又不願面對現實,所以千方百計對這些中國品牌抹黑造謠,甚至無理打壓抑制。如果他們願意放下成見認真讀一讀這本書,聽聽中國創新型企業誕生的故事,相信會找到為何中國的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能夠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的答案。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