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莊偉茵:「樺加沙」見證香港的城市靭性
颱風「樺加沙」來襲,香港再次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團結與韌性。這次應對颱風的過程,不僅體現了特區政府的前瞻部署,更彰顯了社會各界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的精神。
更多
2025年09月20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一分鐘改變歷史(下)
西岸日軍很快發現東岸江邊中國軍隊陣地唱的是空城計,陣地守軍很少。於是日軍馬上重新組織兵力和火力,企圖一鼓作氣打過怒江,直驅保山。當晚7點半左右,日軍兩個步兵大隊和兩個野炮大隊加一個小隊,近5,000名步炮兵互相配合,向惠通橋東岸發起猛烈攻擊「壯烈渡河」。當夜渡江日軍打到東岸老魯田一帶山地,並控制了孩婆山附近的一些高地。
更多
2025年08月08日
大公報|郭一鳴:新一代援疆留疆的年輕人
「我是二○一七年九月前從內蒙古透過內招來到新疆」,阿克陶縣委宣傳部幹部小寶告訴我。小寶是蒙古族,在內蒙古包頭市出生長大,中學畢業後考上位於吉林長春的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難怪說一口標準普通話。小寶畢業後回到包頭的母校任教,剛好碰上新疆到當地招聘教師,「我想去新疆看看,所以就報了名,結果被錄用,簽了三年合約」。包頭距離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千多公里,小寶到克州阿克陶縣一所中學教高中的中文。「我原來只想在這裏做完三年就回內蒙古,但機緣巧合被調到縣團委,後來又調到縣委宣傳部,現在已經結婚,算是在新疆落戶了」,小寶的老公是和她同一批從內蒙古來疆的夥伴。
更多
2025年07月19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只為抗日不做官
在福建省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裏,有一本珍藏已久的南僑機工駕駛證,其主人是泉州金井鎮石圳村的旅菲華僑李明起,這是他當年在滇緬公路上疾馳的駕駛證。博物館在展示駕照旁寫道:(李明起)等晉江旅菲華僑,1937年10月響應中國駐菲律賓領事號召,參加「菲律賓華僑司機回國服務團」回國參戰,實為「南僑機工」之先聲。據有關報道,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駐菲律賓馬尼拉鄺廣霖總領事就在菲律賓華僑報上發表文告,呼籲有汽車駕駛技術的愛國華僑回國參加「抗日義勇軍」。文告發表後兩天內,菲律賓報名回國抗日的華僑達240多人,經體檢合格者有24人,大多為晉江人,李明起正是其中一個。
更多
2025年07月09日
莊偉茵:銘記歷史,共築未來——參加濰坊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有感
我帶著興奮的心情帶領香港保良局朱敬文中學40餘名師生來到山東交流考察,參加中電組織的“新質探源之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