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9日
大公報 | 郭一鳴:塞納河之水清兮濁兮?
巴黎奧運會已經接近尾聲,但關於本屆奧運會開幕式的是是非非,各種爭論仍未平息,前幾天更傳出塞納河的河水有問題。媒體報道,歐洲多名奧運選手在塞納河游泳之後生病,被迫退賽。瑞士官員聲稱,一名參加過鐵人三項個人賽的運動員出現胃部感染病倒,但無法確定是否與塞納河游泳有關。法國、巴黎和塞納河的形象似乎出現危機,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終於忍不住站出來反駁,甚至對那些批評者「爆粗」。
更多
2024年08月08日
香港文匯報 | 彥火:也談金庸紀念館
今年7月26日,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辦的「金庸與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研討會於香港大文集團總部舉辦。與會的新聞界人士、社會人士、議員等60人參加。這次會議旨在倡建金庸紀念館。目前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地下有一個近2,000呎的金庸館。
更多
2024年08月02日
大公報 | 郭一鳴:厲害了,港的劍!
凌晨手機響起,從內地移居海外多年的好友L君越洋發信息,很驚訝一個看起來弱弱的香港女孩,和一個斯斯文文的香港男孩,竟然成為劍后和劍神,「為何香港劍擊運動這麼厲害?」他問,我開玩笑反問:「為何香港劍擊不可以這麼厲害呢?」不過,L君提出這個問題確實有點意思。一個七百多萬人口的城市,連續兩屆奧運會劍擊項目奪得金牌,今屆更是包辦男花劍、女重劍冠軍,劍擊隱然成為香港體育運動的王牌,從走勢分析,香港大有條件成為世界劍擊之都。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涂輝龍:以金庸先生為榜樣 為弘揚中華文化作貢獻
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我也是金庸小說的忠實讀者,金庸先生創造的武俠世界,也曾使我熱血沸騰,激情飛揚。金庸先生是中國當代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跨越國界,在全球華人和不同種族人群中廣為傳播,影響了全球幾億的讀者。他的部分作品自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已成為華人文化中無可超越的巔峰。金庸小說的影響力極其深遠,“從台北到紐約,從香港到倫敦,從東京到上海,中國人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說不同的方言,可能吃不同的菜式,也可能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但他們都讀金庸作品集。”這段話很準確地描述了金庸小說的強大魅力。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傅偉中 :仰望、致敬與傳承 ——百年之際我們如何重讀金庸
2024年,對華文世界的「金粉」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一百年前,金庸先生誕生在浙江海寧,他青年時期來到香港,最早供職於《大公報》。1955年,31歲的金庸從《書劍恩仇錄》連載的首篇——「塞外古道上的奇遇」寫起,到1972年以《鹿鼎記》封筆,17年從未間斷的寫作生涯鑄就了「金庸武俠」這樣一座令後世仰望的華文文學高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