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嚴剛:讓金庸成為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金字招牌
今年是中國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先生的百年誕辰。俠之大者金庸,以其氣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妙筆生花的創作才情,縱橫馳騁逾千年的深邃視野,洋洋灑灑地揮就了15部傳世名篇力作,用恣意奔騰的想像力勾畫了了一個刀光劍影、波瀾壯闊的江湖世界。在金庸的筆下,變化的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江湖世界,不變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家國情懷。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楊政龍:傳承金庸武俠精髓,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今年是中國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的百年誕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以歷史為骨、想象為肉、精湛文筆為靈魂,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交織俠骨柔情與家國情懷,為讀者創造出一個熱血而且氣勢磅礴的武俠世界,為全球華人創造了一個共同的精神家園。金庸小說誕生於香港,成名於香港,在新時代,我們不但要傳承好他的作品,更要發揮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優勢,助推金庸和其作品蘊含的優秀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涂輝龍:以金庸先生為榜樣 為弘揚中華文化作貢獻
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我也是金庸小說的忠實讀者,金庸先生創造的武俠世界,也曾使我熱血沸騰,激情飛揚。金庸先生是中國當代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跨越國界,在全球華人和不同種族人群中廣為傳播,影響了全球幾億的讀者。他的部分作品自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已成為華人文化中無可超越的巔峰。金庸小說的影響力極其深遠,“從台北到紐約,從香港到倫敦,從東京到上海,中國人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說不同的方言,可能吃不同的菜式,也可能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但他們都讀金庸作品集。”這段話很準確地描述了金庸小說的強大魅力。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傅偉中 :仰望、致敬與傳承 ——百年之際我們如何重讀金庸
2024年,對華文世界的「金粉」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一百年前,金庸先生誕生在浙江海寧,他青年時期來到香港,最早供職於《大公報》。1955年,31歲的金庸從《書劍恩仇錄》連載的首篇——「塞外古道上的奇遇」寫起,到1972年以《鹿鼎記》封筆,17年從未間斷的寫作生涯鑄就了「金庸武俠」這樣一座令後世仰望的華文文學高峰。
更多
2024年07月28日
張國良:興建金庸紀念館 展示文化軟實力
今年正值名震江湖的"金大俠"、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誕辰100周年,香港新聞聯同仁和很多有識之士都強烈希望並建議,盡快在香港興建一座站位高、格局大、定位準、功能全、風格新的金庸紀念館。正如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今年4月在新聞聯主辦的有關論壇致辭時所指出,金庸先生的作品成功塑造多個鮮明的大俠形象,他們為國為民的故事感人至深,既構成獨特的金庸文化,也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典範。金庸先生作品既是香港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是世界各地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橋樑。興建金庸紀念館,全面展示金庸文化,無論對香港方興未艾的愛國主義教育,還是對中國文化從香港走向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