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會務資訊
香港文匯報|良心:雲天上的抗日戰場(上)

過雙虹橋的馬幫在江畔的燙習村休整補給後,沿高黎貢山東坡一路向西南上山,在攀上至高點南齋公房之前,必經一個叫「大塘子」的驛站並在驛站休整。大塘子驛站在高黎貢山東坡的大魚塘村,位於百花嶺以北2公里處。這裏西靠高黎貢山主脈,東有麻栗山屏障,東北有窪口與怒江邊燙習村相通,海拔高程為1,356米,是一個戰略要地,素為古道從雙虹橋過江經燙習村西上高黎貢山的必經之地和中途歇腳點,既是永騰古道北線翻越高黎貢山的第一個驛站,也是永騰古道中線翻越高黎貢山的主要驛站。    

中國遠征軍。網絡圖片

據相關史料記載,大塘子驛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晉時期,早在漢晉時期,就有人來大塘子售茶粥,救助行人。唐代南詔國「西開尋傳,南通驃國」時期,正式在大塘子設官營驛站,因驛前有一天然池塘而命名為「大塘子驛」。南詔國時期曾組織軍民在大塘子一帶進行大規模擴修鋪築,並在沿途的舊街山樑上設立軍站馬店,以供往來馬幫行人歇腳。元明以後,雖然驛道主要改從南面的潞江壩一帶通行,但因後者氣候炎熱,瘴癘嚴重,仍有不少商旅馬幫選擇從這條老路通行。大塘子古道長期作為民間商道使用,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先後有保山漢族劉家、李家、楊家和騰沖回族賽家及大理白族吳家等前來大塘子開設馬店客棧和相關商舖。在古道最繁盛的時候,村內共有馬店5家、客棧5家,各類糧食、草料、土雜、餐飲乃至煙館十餘家,能為數百馬幫行人提供全天候的周到服務。

抗日戰爭期間,大塘子一帶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中國遠征軍在這裏同日本侵略軍殊死搏鬥。在中國遠征軍於1944年5月展開的滇西對日大反攻作戰中,大塘子戰役是規模接近於高黎貢山南、北齋公房巔險攻越戰、松山攻堅戰、芒市遮放追擊戰的關鍵戰役之一。在參戰的遠征軍第20集團軍的各級戰報中,大塘子是核心據點名稱,也是戰區名稱。大塘子之戰之所以稱為「戰役」,是因為它在實現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戰略目標和作戰計劃中,是中心戰線上的關塞之戰,戰區範圍寬廣,雙方投入大量兵力,傷亡眾多。戰區北起康郎渡西方的大白峰坡、高粱弓,南至豹子洞與路新一線約距離四五十公里;東起怒江西岸,西達黃心樹附近約距離二十五六公里;戰區廣袤不下於50平方公里。大塘子戰區的勝利是上百次戰鬥的總和。大塘子成為當年永騰古道沿線戰爭規模最大的抗日戰場之一,也是現今高黎貢山上抗戰遺蹟分布最廣的抗日戰場之一,展現了當年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可歌可泣的場面。

巍巍高黎貢山從青藏高原一路南下,延綿千里,橫亘於滇西怒江、龍川江兩大激流之間,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從保山渡怒江前往騰沖、德宏邊地的戰略要塞和天險關隘。1942年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失利,滇邊怒江以西大片國土淪喪。日軍侵佔德宏、龍陵、騰沖時,前後半個多月有兩萬多僑民和邊區難民,翻越高黎貢山茶馬古道逃往保山東部。後來這些古道也成為騰沖日軍經高黎貢山前進怒江西岸地區的主道。日本侵略軍為固守所佔騰沖等地,曾組織大批人力物力沿翻越高黎貢山的北、中、南三條原永騰古道要隘修築大量工事,層層設防,妄圖長期與中國遠征軍隔江對峙。中國遠征軍發動滇西大反攻前,高黎貢山地區的日本守軍為日軍第56師團兩個聯隊、第18師團一個聯隊的一部和第2師團一部。

據有關文獻記載,1943年2月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戰勝德國納粹軍,根本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1943年10月開始,中國駐印軍新1軍和新6軍挺進緬北,聯合英印軍隊發起緬北反攻戰役。一路勢如破竹,接連取得孟拱河谷、胡康河谷等戰役勝利,攻克新平洋、太白加、達羅等地。殲滅了南京大屠殺罪魁日軍第18師團。於1944年4月逼近緬甸北部同我滇西接界的密支那、八莫等地。應同盟國美國英國方面的要求,配合同盟國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CBIT)司令部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計劃,中國遠征軍為了策應世界反法西斯的全面反攻,策應駐印軍隊的緬北作戰,徹底肅清滇西日軍,奪回被日軍佔領的騰沖和高黎貢山地區,並徹底打通滇西公路與中印公路,決定由滇西遠征軍強渡怒江,在滇西對日軍發起大規模反攻。

1944年4月,為實施滇西大反攻的中國遠征軍滇西部隊組建完成。為了打好這場仗,向同盟國表明中國人民抗戰決心意志,蔣介石命令,除了原有的第6軍、第8軍、第53軍和第54軍等國民黨中央軍精銳部隊外,將國民黨中軍精銳第2軍、第5軍和第71軍也全部編入滇西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由中國遠征軍代總司令衛立煌指揮,參戰部隊有宋希濂為總司令的第11集團軍和霍揆彰為總司令的第20集團軍兩個集團軍及直屬特種兵部隊,共16個師16萬多人,先期在怒江邊集結的兵力約10萬人。但據有關資料,遠征軍師的編制應為1.3萬人,由於長期嚴重缺編,兩集團軍16個師僅實達12萬餘人,反攻開始時僅實有7.2萬人。遠征軍長官司令部駐怒江東岸保山板橋附近的馬王屯。

大反攻作戰部署是:以第20集團軍為北翼攻擊兵團,所部第53軍(轄第116師、第130師)為第一線攻擊部隊;第54軍(轄第36師、第198師)為第二線攻擊部隊。以第11集團軍為南翼防守兵團,所部第2軍(轄第9師、第76師、新編第33師),第6軍(轄新編第39師、預備第2師),第71軍(轄第87師、第88師、新編第28師)以及集團軍直轄第5軍第200師,分別固守怒江東岸第一線防禦陣地。以第8軍(轄榮譽1師、第82師、第103師)為總預備隊。

為了支持配合中國遠征軍的滇西大反攻,美軍專門派出多恩準將為美軍聯絡組組長,並派出數千顧問和有關人員隨軍參戰。美軍第14航空隊(戰鬥機3個中隊,中型轟炸機2個中隊)協同作戰。 當然,美軍對滇西大反攻的支援主要還是體現在武器裝備、訓練、醫療援助以及後勤保障等方面。美軍向中國軍隊提供了大量的美式武器裝備,並由美軍教官在中國昆明和印度蘭姆伽進行訓練,確保中國軍隊能夠熟練使用這些裝備;為中國軍隊培訓了約500名軍醫,並在每一個作戰師配備了野戰醫院,派遣大批美國軍醫隨軍服務。在後勤保障方面,美軍通過「駝峰航線」向中國軍隊運來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對滇西30個師的中國軍隊進行訓練。

遠征軍各路大軍都為渡江做了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據有關人員回憶,反攻前,參加滇西反攻的遠征軍士兵,在美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進行了叢林作戰的特殊訓練。還在漾濞江進行渡江訓練,由美國顧問訓練裝拆、搬運、上下船、行軍等基本動作,最後演習了一次夜間渡河。渡江部隊必須要造好能載1排人用的大木船,和載1班人用的竹筏數百隻。每一船都僱有當地船工操槳,少數渡河地點,配有橡皮舟和帆布船。

1944年5月11日黃昏,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第53、第54軍和第11集團軍第76、第88、新39師各1個團分7處強渡怒江。新39師1個加強團在惠通橋上游率先強渡成功,12日攻佔禾木樹,揭開了滇西遠征軍大反攻的戰幕。當天拂曉,中國遠征軍第一線攻擊兵團全部成功強渡怒江,還先後攻佔馬面關、橋頭等日軍重要據點。遠征軍大反攻旗開得勝,似乎有些出乎意外地順利。

相關鏈接:【良心茶遊記】雲天上的抗日戰場(上) - 副刊 - 香港文匯網 (wenweipo.com) 

香港文匯報|良心:雲天上的抗日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