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
香港文匯報 | 金庸作品風行東南亞
金庸武俠小說在東南亞的盜版、盜譯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東南亞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所有的中文報紙,都有連載金庸武俠小說。
更多
2024年11月03日
莊偉茵:事實勝於雄辯
細仔的兩個澳洲朋友第一次到香港旅遊,沒有跟隨旅行團,細仔每天根據網上推介,安排一個五日行程,覆蓋香港主要旅遊景點,包括大嶼山一日遊,搭吊車上去昂坪市集、參觀大佛和大澳坐遊船;第二日遊走油尖旺區的花墟、女人街、朗豪坊,行到尖東海旁和K11 Musea;第三日玩遍迪士尼樂園的各種機動遊戲和晚上的煙花滙演;第四日坐金巴行港珠澳大橋到澳門;第五日坐山頂纜車上去山頂睇香港全景和大富翁夢想世界,第六日返澳洲。上星期適逢中環街市舉行十月啤酒節,還有在中環海濱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他們置身其中,不亦樂乎。
更多
2024年11月02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東方馬奇諾防線
松山在怒江惠通橋西岸的臘勐街北側,主峰海拔2,200米。主峰至怒江江面的垂直落差為1,500多米。站在松山頂上看怒江,彷彿從空中俯瞰,怒江如深谷中的一條銀鏈;而抬頭眺望怒江東岸的山巒,則感覺如在眼前,直線距離不過八九千米,但行程卻在60公里以上。自保山方向逶迤而來的滇緬公路,經東岸的山頭繞「之」字形盤旋而下,至怒江峽谷谷底,跨過惠通橋後又盤旋而上,先通過臘勐寨子,再環繞松山山腰綿延數千米,而後在西南方向的滾龍坡轉向龍陵。由於這裏山嶺高峻,一向人跡稀少,但又是怒江以東通往龍陵、芒市的必經之路,古時只有一條陡峭多彎的古驛道,西行者從東岸山上下到谷底,再攀援而上至西岸山頭,往往要走一整天,且一日裏要經歷谷底炎夏、山腰涼秋、山頂寒冬三種不同氣候,一向被行人、馬幫視為畏途。對怒江峽谷,松山是西岸一座超級「橋頭堡」;對滇緬公路,松山是扼其咽喉的巨手;對滇西重鎮龍陵,松山則為前沿屏障。西方記者將松山稱作「滇緬公路上的直布羅陀」。
更多
2024年10月31日
香港文匯報 | 金庸翻譯作品內地首發 認識大師的「另一支筆」
周前,「金庸譯文系列作品新書發布會」在金庸母校浙江省嘉興市第一中學舉行。此次發布的兩部作品都是金庸上世紀在《大公報》工作時的譯作,《金庸譯文:達蒙·魯尼恩短篇小說選》精彩再現了美國短篇小說怪才達蒙·魯尼恩描述紐約百老匯的江湖故事,《金庸譯文:幸福婚姻講座》則演繹了法蘭西學院院士莫洛亞筆下關於幸福婚姻的思辨大戲。
更多
2024年10月26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一寸山河一寸血
從1944年6月4日至9月7日,松山戰役歷時95天。在95天中,中國遠征軍先後發起10次大戰鬥,數百次小戰鬥,有10個團計23,000餘人參戰。松山戰役的勝利,拔除了滇緬公路上最硬的釘子,打通了滇緬公路,從而為中國遠征軍滇西緬北戰場提供了可靠的後勤保障,為滇西大反攻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基礎。後人有詩讚遠征軍戰松山:「驅日寇同仇敵愾,碧血丹心,英魂昭正氣;戰松山眾志成城,槍林彈雨,勇士鑄豐碑!」松山戰役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以戰役級投入和犧牲,贏得了戰略級的戰爭目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