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機工文化打卡地(下)
復古的路燈、南洋風格的長凳……走進隱於昆明鬧市的新聞里社區,一到新聞南路路口,就能看到一塊「南僑機工歷史文化主題街區」的指示牌。新聞里社區地處昆明市主城區,新聞南路是鬧中取靜、保有純正老昆明居住風格、文化氛圍濃厚的小街。當地政府對新聞南路進行兩期升級改造,通過充分挖掘南僑機工歷史文化和歸國華僑的愛國往事,將老舊街區原來一條因文藝小資而出名的網紅街區「椿上花街」,打造成為了兼具歷史情懷與文藝情調的被譽為「神仙小街」的特色街區。
更多
2025年03月21日
大公報|郭一鳴: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感染力和創意
那天在政總一樓會客廳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和傳媒界座談會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講完話,現場播放小組成員鄺美雲主唱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曲普通話版本《祖國是我家》,音量不大,但歌詞很清晰:
更多
2025年03月15日
大公報|郭一鳴:看抗戰劇集,思兩岸情勢
幾天前出席一個飯局,有朋友的太太是抗戰名將後人,閒聊中我向其推薦電視劇《長沙保衛戰》,「張豐毅演薛岳,演得太好了。中國軍隊在長沙與數萬日寇決戰,國共同仇敵愾,非常精彩」。聽了我的介紹,她說「一定抽時間看」。
更多
2025年03月15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機工文化打卡地(上)
生命凋零,但歷史並未遠去。越來越多的人走近南僑機工,特別是南僑機工的後輩們,成為了搶救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南僑機工史料的急先鋒和主力軍。昆明是滇緬公路的起點,也是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的聚集地和訓練營,南僑機工在昆明留下的歷史文化最為豐厚。近些年來,昆明不僅是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的研究展示中心,同時也成為了南僑機工後輩們的聚集活動中心。
更多
2025年03月0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機工揭秘第一人
陳嘉庚的侄子陳共存非常重視並支持華僑大學教授林少川等學者對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的研究。他讀了林少川寫的《記滇緬公路的南僑機工蔡漢良》後,專門約見林少川,當面鼓勵並表示資助林少川在全國範圍進行南僑機工專題調查研究。林少川被南僑機工事跡深深感動,又為陳共存對南僑機工的真情感召,就下定決心要將南僑機工歷史作為課題來研究,記錄歷史,正本清源。1987年9月,在陳共存的資助,以及泉州華僑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林少川揹着簡易的行裝,帶着錄音、照相器材,持着陳共存致全國各地僑聯的親筆介紹信,隻身沿着滇緬公路考察,追尋南僑機工的史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