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0日星期三
搜索 "德國" 的結果
2025年08月30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抗日功勳」惠通橋(下)
一座橋的背後,是值得銘記的偉大抗戰精神。建成後的惠通橋為新式柔型鋼索大吊橋,大橋倚懸崖修築,呈東北—西南走向,以兩條巨大的鋼纜懸吊而成。吊橋全長205米,跨徑190米,由17根巨型德國鋼纜飛架而成,最大負重7噸。主橋橋身長123米至154米(不同測量方式),寬5.67米,橋墩高30米,橋塔上隸體橫書「惠通橋」三個大字。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為從緬甸搶運外國援助物資支持全國抗戰,當時的國民政府搶修滇緬公路。為讓惠通橋與趕修中的滇緬公路配套,按照承載10噸以上的公路橋標準對惠通橋進行了改建。1939年2月,改建後的惠通橋正式通車。主橋為典型的加勁木桁結構鋼索吊橋,門柱上書有對聯「努力後方運輸,增強抗戰力量」,整體壯麗宏偉,靈固巧便。
更多
2025年06月21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僑界奇人司徒美堂(中)
辛亥革命後的中國經歷了從民主共和嘗試到軍閥割據、思想覺醒直至民族抗戰的複雜歷程,反映了近代中國在政治制度轉型、社會思想解放和民族存亡鬥爭中的艱難探索。
更多
2025年05月19日
玩兒盡莫扎特的「魔笛」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歌劇「魔笛」,極大的顛覆了傳統莫扎特原作歌劇風格,令觀眾有著十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甚至感覺是在香港地鐵上發生的故事,真是有趣。
更多
2025年02月0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重走抗戰滇緬路(下)
2024年,是南僑機工回國參加抗戰85周年,又正值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還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中國馬來西亞建交5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頭,海內外華人華僑和南僑機工後人「重走南僑機工抗戰滇緬路」的活動達到高潮。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就組織了約200名南僑機工後裔、華人及僑胞代表,以自駕車隊的形式,重走南僑機工抗戰滇緬路。
更多
2025年01月17日
大公報|郭一鳴:由《日落之前》談戰爭片
戰爭是電影界最喜歡的題材之一。前些天朋友推薦幾部外國大片,周末看了其中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澳洲影片《日落之前》(Before Dawn) ,講述一九一六年澳洲出兵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個來自澳洲農場的年輕人當兵被派到法國戰場,每天不是行軍就是守在爛泥污水的壕塹,或是與德軍交火搏殺,澳兵一個接一個犧牲。經過漫長的九百零三天之後,戰爭突然結束,吉姆(麥爾斯·珀拉德飾演)一個人回到家鄉。牧羊場依舊安靜而空曠,迎接他的除了媽媽的擁抱,還有美麗的妹妹,可是父親卻因勞累過度已經去世。最後一組鏡頭是吉姆手上拿着離家從軍時父親送給他的煙斗,獨自默默坐在父親簡陋的墳前。殘酷的戰爭使吉姆變得成熟,而他的兩個夥伴卻永遠回不來了,他們和其他六萬名澳紐軍團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葬身異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