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6日
大公報|郭一鳴:姑蘇城看蘇繡
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從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到蘇州刺繡研究所工作,迄今剛好四十五年,如果從一九七三年拜蘇繡大師任嘒閒為師開始算起,黃春婭從事蘇繡工作已經五十二年。上周六(九月二十日),筆者陪同香港潮州商會會長高佩璇和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會長張國良等到蘇州刺繡研究所參觀考察,受到蘇州市統戰部副部長鄧兵、中國絲綢協會副會長鄭桂泉、蘇州刺繡研究所總經理黃燕萍和高級顧問游偉剛等歡迎,黃春婭老師特地為我們在這所中國傳統刺繡工藝的殿堂充任藝術導賞。
更多
2025年09月19日
大公報|郭一鳴:這一回,新界是主角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古代讀書人的境界,今人難以企及,也學不來。但書總還是要讀的,偶爾也還會買書,只是常常覺得沒有時間讀書。過了一段時間,便會發現書房的寫字枱上,未讀的新書又是一大摞,除了書店買的,也有朋友贈閱,「請指正」之後簽上大名和日期。某個星期天在家清理書房,翻出《被忽略的主角》和《打鼓嶺鄉志》兩本書,前者是好友廖書蘭贈閱,後者有立法會議員、打鼓嶺鄉事會主席陳月明和她的先生張然的簽名。我花了一個下午,把兩本書翻閱了一遍,不僅感受到作者和編者蘊藏於字裏行間深沉的鄉情,更像上了一堂新界歷史和地理課。
更多
2025年09月15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一分鐘改變歷史(中)
張祖武在危急關頭果斷炸橋,阻擋了日軍機械化部隊渡江侵入西南大後方腹地,被史學家稱為「一分鐘改寫了歷史」。但是,惠通橋被炸雖然一時阻住了日軍機械化大部隊,日軍過江東進的危險卻並未就此消除。
更多
2025年08月08日
大公報|郭一鳴:新一代援疆留疆的年輕人
「我是二○一七年九月前從內蒙古透過內招來到新疆」,阿克陶縣委宣傳部幹部小寶告訴我。小寶是蒙古族,在內蒙古包頭市出生長大,中學畢業後考上位於吉林長春的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難怪說一口標準普通話。小寶畢業後回到包頭的母校任教,剛好碰上新疆到當地招聘教師,「我想去新疆看看,所以就報了名,結果被錄用,簽了三年合約」。包頭距離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千多公里,小寶到克州阿克陶縣一所中學教高中的中文。「我原來只想在這裏做完三年就回內蒙古,但機緣巧合被調到縣團委,後來又調到縣委宣傳部,現在已經結婚,算是在新疆落戶了」,小寶的老公是和她同一批從內蒙古來疆的夥伴。
更多
2025年08月04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海南機工傾城戀
海南海口的青少年科技公園廣場上有一座名為《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的雕塑,塑的是兩位南僑機工的半身像,右邊一位是司機,左邊一位是技工。他們剛毅的目光、挺拔的身軀,充分表現出年輕的南僑機工,把炫麗的青春和滿腔的熱血鋪灑在滇緬公路上的赤子之心和愛國情懷。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