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星期五
搜索 "香港文匯報,良心,歷史" 的結果
2024年11月20日
香港新聞聯到訪金庸故居 感受「俠之大者」家國情懷
「如果你到過江南,會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楊柳與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我到這裏來,心裏感到很溫暖,很興奮,這裏是其他任何地方都及不上的。」19日,香港新聞聯采風交流團一行來到浙江嘉興海寧,參觀當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的故居與金庸書院,觀鹽官錢塘潮水,感受「俠之大者」的家國情懷。
更多
2024年11月16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松山日軍的「玉碎」(下)
中國遠征軍滇西大反攻開始後,由於遠征軍第20集團軍猛攻高黎貢山南北齋公房古道,松山守備隊長松井秀治大佐率聯隊主力前往增援高黎貢山。守備隊長由野炮兵第56聯隊第3大隊隊長金光惠次郎少佐接任。金光惠次郎已經48歲,被同僚戲稱為「老少佐」。松井秀治帶走第113聯隊主力後,留在松山的日軍尚有第113聯隊4個步兵中隊,野炮兵第3大隊兩個中隊,並配屬有輜重兵、通信兵、衞生兵和給水兵等,還有慰安婦,總共有約1,340人。由於第113聯隊於1942年5月駐防松山後,礦工出身的聯隊軍人直接參與了對松山進行的兩年改造。他們對松山陣地的明碉暗堡和坑道溝壕了如指掌、十分熟悉,因而他們在戰鬥中懂得充分利用工事的優勢。接任守備隊長的金光惠次郎雖然對步兵作戰並不擅長,但他對防禦系統的設計非常工於心計。他給松山防禦體系的擴充完善和加密隱蔽又做了很多工夫,特別是加強了炮兵部署的隱蔽精準和快速機動。遠征軍發動進攻時,松山日軍已做好了一切準備。
更多
2024年11月13日
珠海航展開幕 新聞聯組織青年記者觀摩國之重器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又稱珠海航展)12日在廣東珠海開幕。開幕式上,國產殲-10C、殲-20、殲-35A等依次出場,生動展現中國空軍轉型跨越、銳意創新的成就。殲-35A、殲-20和俄羅斯蘇-57三款隱形戰機帶來歷史性同場競秀,全球矚目。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12日組織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01、星島新聞、鳳凰衛視、紫荊雜誌社、中通社、香港商報以及經濟導報等13位港媒代表到場觀摩。
更多
2024年11月13日
珠海航展開幕 新聞聯組織青年記者觀摩國之重器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又稱珠海航展)12日在廣東珠海開幕。開幕式上,國產殲-10C、殲-20、殲-35A等依次出場,生動展現中國空軍轉型跨越、銳意創新的成就。殲-35A、殲-20和俄羅斯蘇-57三款隱形戰機帶來歷史性同場競秀,全球矚目。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12日組織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香港01、星島新聞、鳳凰衛視、紫荊雜誌社、中通社、香港商報以及經濟導報等13位港媒代表到場參訪。
更多
2024年11月11日
李以建 | 創作翻譯 雙璧同輝——《金庸譯文 達蒙·魯尼恩短篇小說選》編者語
自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在《天演論·譯例言》提出「譯事三難:信、達、雅」,百年來翻譯界奉此為圭臬。翻譯要達到此「三難原則」,並非易事,譯者需要具備對翻譯雙語的真正通達。何謂通達,以英文翻譯來說,即不僅要精通中英文,包括文化、歷史、專業、語言等領域的融會貫通,還要真正把握中文的表達,擁有精湛的寫作能力。二者互為基礎,相輔相成,故人們常稱翻譯是二次創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