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5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最長壽南僑機工(下)
從1939年5月到1942年5月,翁家貴一直在滇緬公路上搶運抗戰物資。翁家貴所在的中隊一人一車,負責從下關到畹町,再到昆明,運送外國援華的軍用物資。他們駕駛的是從美國原裝進口的道奇牌卡車,也有一部分是萬國牌的。當時,中國雲南省境內大概有一千多輛這樣的卡車在滇緬公路沿線運送美國援助中國的槍、炮、炸藥、汽油。翁家貴是車隊班長,他常常帶着五輛卡車,從昆明出發,拉炸藥到廣西柳州的兵工廠,修理保養汽車後再拉子彈炮彈送到廣西前線,到了兵站卸下彈藥後,再拉傷兵到柳州醫院。後來翁家貴的車隊轉到芒市,擔負從畹町到龍陵、遮放、保山、下關、昆明的運輸。他們運送過各種軍需物資和許多傷兵,也曾整車整車地運送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參戰。
更多
2025年01月22日
2024年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公布
1月21日,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等23間機構主辦、52間機構協辦的“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典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王松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香港文匯報社社長、大公報社社長李大宏等出席主禮。香港政商界、社會團體、文化界、媒體高層等250餘位嘉賓應邀出席活動,共同見證2024年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誕生。
更多
2025年01月22日
2024年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公布
1月21日,由大公報、香港文匯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等23間機構主辦、52間機構協辦的“2024年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頒獎典禮。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王松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陳楓,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司令員譚志偉,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兼香港文匯報社社長、大公報社社長李大宏等出席主禮。香港政商界、社會團體、文化界、媒體高層等250餘位嘉賓應邀出席活動,共同見證2024年度特區政府施政十件大事評選結果誕生。
更多
2025年01月1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最長壽南僑機工(上)
2015年9月23日18時22分,103歲的抗戰南僑機工翁家貴因病搶救無效在雲南保山離世。翁家貴於1912年出生在海南瓊海文嶺村,但他的祖籍是福建莆田,後來才遷移到海南。翁家貴15歲告別父母到馬來西亞吉隆坡投靠親戚,打工謀生。他做過橡膠園的割膠工人和咖啡店、餐廳的服務生,也當過廚師。學會說當地話後考了駕照,成了一名的士司機。1939年2月,27歲的翁家貴與其他530多名南洋華僑青年成為第五批回國南僑機工。翁家貴始終不會忘記,他們在馬來西亞檳城坐船要離開碼頭時,岸上送行的人山人海,很多人很激動,把帽子拋向空中,拋向海裏,碼頭棧橋都被送別人群踩斷,很多人掉進海中……
更多
2025年01月11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滇緬公路上的英雄(下)
2022年10月29日上午8時零4分,世上最後一位南僑機工蔣印生在重慶市永川區去世,享年96歲。蔣印生祖籍廣東,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的一個華僑家庭。清朝末年,他祖父母到印度謀生,成為當地有名的醫生;他父親和哥哥也都當了醫生。家境富裕幸福,有房有車。蔣印生9歲就學會了開車。1939年8月,不足13歲的蔣印生瞞着父母悄悄報名參加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被安排在第九批。抗戰勝利後,蔣印生留在國民黨部隊任駕駛員,後來隨部起義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在解放軍當運輸兵,曾多次榮立一、二、三等功。後來從部隊轉業到重慶一家運輸公司,又開了20多年客車,被評為國家特級駕駛員,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