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31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關德興與「一碗飯運動」
在中國爆發全面抗戰後的1938年6月17日,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上,展開了一場有近20萬民眾參加的反對日本侵華的大規模遊行示威。天上有飛機散發傳單,地下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在遊行人群中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義演,許多僑胞扮成日軍鐵蹄下的難民,捧着一個空碗,不斷高喊:「多買一碗飯、多救一條命!」最引人注目的場景是,一名30多歲的壯年男子,肩挑一對竹編籮筐,筐裏坐着兩名兒童。只見那男子一邊走着,一邊用舞台語言形象地描述着中國難民躲過日軍屠殺、逃離戰火的艱難困苦。這位路演的男子就是當時名震海內外的香港粵劇名角、武打明星關德興。
更多
2025年04月26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台山華僑多英烈(上)
去年(2024年)是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爭85周年。《江門日報》對這段歷史又進行了採寫,其中特別採訪了台山籍南僑機工、「當代花木蘭」李月美和另一位台山籍機工黃藝民的後人。
更多
2025年04月12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滇緬抗戰邊關畹町(下)
在雲南,說起畹町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紀念公園,大家都會傳頌一位叫林曉昌的企業家和他義父南僑機工林福來的故事。林曉昌原名黃曉昌,福建省晉江人,1979年到畹町做邊貿生意。1983年,黃曉昌結識無兒無女的南僑老機工林福來,了解到林福來參加南僑機工從南洋來雲南滇緬公路搶運抗戰物資的傳奇經歷。
更多
2025年04月11日
大公報|郭一鳴:南朝·文選·饒學及其他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書中所寫的煙雨樓是真的,就在金庸的老家嘉興。煙雨樓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五百多年,樓名取自唐代杜牧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樓以詩名,詩中有史。南北朝時期上接東晉下啟隋唐,南朝宋齊梁陳歷二十四帝合共一百六十九年,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在中國佛教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文化藝術亦有多方面建樹,成就卓著,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梁朝太子蕭統主編的《昭明文選》。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說:「《文選》一書,自隋迄今,為學文者必讀之書」。唐宋學子幾乎人手一本,歷代學者研究《文選》而形成「文選學」。
更多
2025年04月08日
新聞聯舉辦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 聚焦香港「內聯外通」優勢 共創高質量發展新篇
4月8日,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新聞聯)舉行「2025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梁美芬、林順潮、冼漢迪和黃錦良,全國政協委員鄧健榮、查毅超和盧永雄,以及本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宏和本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曾瀞漪一同出席會議,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的重要精神,探討香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的角色與機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林枬應邀出席。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