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英雄末路當磨折(上)
要說重走滇緬公路,不能不說到福建泉州華僑大學的林少川教授。林少川是福建泉州人,1982年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到泉州華僑大學任教,主要研究華僑歷史文化。他從1986年開始多次遊走滇緬公路,在滇緬公路沿途尋訪、瞻仰被歷史遺忘的南僑機工及他們的後人,深度挖掘、記錄和研究南僑機工的歷史文化。他編著出版了許多有關南僑機工歷史文化的珍貴作品,並到海內外演講南僑機工的英雄史詩,在海內外引起很大反響,為南僑機工史跡重新燃起世人的關注作出了重大貢獻。
更多
2025年02月0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重走抗戰滇緬路(下)
2024年,是南僑機工回國參加抗戰85周年,又正值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還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中國馬來西亞建交5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年頭,海內外華人華僑和南僑機工後人「重走南僑機工抗戰滇緬路」的活動達到高潮。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就組織了約200名南僑機工後裔、華人及僑胞代表,以自駕車隊的形式,重走南僑機工抗戰滇緬路。
更多
2025年02月01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重走抗戰滇緬路(上)
2011年7月7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紀念日)上午10時,百餘名新加坡、馬來西亞及中國內地的南僑機工後裔聚集在昆明「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前,公祭紀念「南僑機工回國抗日72周年」。當時雲南仍在世的3位90多歲高齡的南僑機工,都在親人的攙扶下來到了紀念碑前參加公祭,緬懷自己的戰友。據有關統計,當年中國仍在世的南僑機工已不超過20人,在雲南僅有4人,都已是90多歲高齡。而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世的南僑機工也已不超過5人。
更多
2025年01月25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最長壽南僑機工(下)
從1939年5月到1942年5月,翁家貴一直在滇緬公路上搶運抗戰物資。翁家貴所在的中隊一人一車,負責從下關到畹町,再到昆明,運送外國援華的軍用物資。他們駕駛的是從美國原裝進口的道奇牌卡車,也有一部分是萬國牌的。當時,中國雲南省境內大概有一千多輛這樣的卡車在滇緬公路沿線運送美國援助中國的槍、炮、炸藥、汽油。翁家貴是車隊班長,他常常帶着五輛卡車,從昆明出發,拉炸藥到廣西柳州的兵工廠,修理保養汽車後再拉子彈炮彈送到廣西前線,到了兵站卸下彈藥後,再拉傷兵到柳州醫院。後來翁家貴的車隊轉到芒市,擔負從畹町到龍陵、遮放、保山、下關、昆明的運輸。他們運送過各種軍需物資和許多傷兵,也曾整車整車地運送中國遠征軍出征緬甸參戰。
更多
2025年01月18日
香港文匯報|良心:最長壽南僑機工(上)
2015年9月23日18時22分,103歲的抗戰南僑機工翁家貴因病搶救無效在雲南保山離世。翁家貴於1912年出生在海南瓊海文嶺村,但他的祖籍是福建莆田,後來才遷移到海南。翁家貴15歲告別父母到馬來西亞吉隆坡投靠親戚,打工謀生。他做過橡膠園的割膠工人和咖啡店、餐廳的服務生,也當過廚師。學會說當地話後考了駕照,成了一名的士司機。1939年2月,27歲的翁家貴與其他530多名南洋華僑青年成為第五批回國南僑機工。翁家貴始終不會忘記,他們在馬來西亞檳城坐船要離開碼頭時,岸上送行的人山人海,很多人很激動,把帽子拋向空中,拋向海裏,碼頭棧橋都被送別人群踩斷,很多人掉進海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