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3日
大公報 | 郭一鳴:打造香港文化藝術的風景
吉首昔日有四多:土匪多、鬼多、音樂多,還有湘女多情。這句話是國際著名作曲家兼指揮家譚盾說的。他上周在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指揮湘西土家族女子「打溜子」樂團表演之前的開場白,用英語夾雜普通話向觀眾介紹吉首,這種另類介紹引起觀眾一陣笑聲,譚盾與現場觀眾的互動很有一手,但我估計知道吉首這個地方的香港人不會太多,有的人可能沒有聽過這名字,反而對湘西的張家界、鳳凰古城可能比較熟悉。吉首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著名畫家黃永玉的表叔、大文豪沈從文的家鄉,譚盾也是湖南老鄉。
更多
2025年04月11日
大公報|郭一鳴:南朝·文選·饒學及其他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和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書中所寫的煙雨樓是真的,就在金庸的老家嘉興。煙雨樓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五百多年,樓名取自唐代杜牧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樓以詩名,詩中有史。南北朝時期上接東晉下啟隋唐,南朝宋齊梁陳歷二十四帝合共一百六十九年,佛教盛行,寺院林立,在中國佛教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文化藝術亦有多方面建樹,成就卓著,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梁朝太子蕭統主編的《昭明文選》。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說:「《文選》一書,自隋迄今,為學文者必讀之書」。唐宋學子幾乎人手一本,歷代學者研究《文選》而形成「文選學」。
更多
2024年05月10日
俠之大者:歷久彌新的中華情懷
「昔日文化沙漠,今為影視勝地。從前海島漁村,已是購物天堂。民主循序漸進,港人安居樂業。愛國愛港,與世共舞,伴我中華,和平發展。回歸十年,花艷紫荊;展望未來,笑傲香江。」這是2007年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金庸應邀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的《香港賦》。如今斯人雖逝,其言久立;大音無聲,潤物無形。
更多
2024年05月10日
俠之大者:歷久彌新的中華情懷
「昔日文化沙漠,今為影視勝地。從前海島漁村,已是購物天堂。民主循序漸進,港人安居樂業。愛國愛港,與世共舞,伴我中華,和平發展。回歸十年,花艷紫荊;展望未來,笑傲香江。」這是2007年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金庸應邀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的《香港賦》。如今斯人雖逝,其言久立;大音無聲,潤物無形。
更多
2024年04月28日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辦「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先生百年誕辰論壇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辦「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先生百年誕辰論壇為紀念金庸先生誕辰100周年,由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辦的「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紀念金庸百年誕辰論壇於4月28日下午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論壇以主演講環節和訪談及答問形式,緬懷金庸先生對中國文化和香港新聞事業的重要貢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