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星期四
会务资讯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上)

  除昆明外,抗战时南侨机工的另一个集中点是云南龙陵的畹町,这里是滇缅公路中国境内的终点、进入缅境的起点,现在还是我国320国道的终点。畹町是滇缅公路境内境外的联结点,也是当年南侨机工从缅甸抢运抗战物资回国的第一站。抗战物资从缅甸仰光港口抢运到畹町,即被视为抢运回国。机工从缅甸抢运回国的抗战物资,很多都先存放畹町,然后再分运内地各抗日战场。因此当年分配在腊戌至畹町、畹町至芒市保山一线的南侨机工,有三个华侨先锋大队,分驻芒市、遮放、腊戌,他们是西南运输处驾驶和修理的主力军。畹町花桥路有个南侨村,就是当年南侨机工在畹町的主要聚集地。

两国一桥畹町桥。 作者供图 

  畹町,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诱惑,它像是一扇半掩的门,引领着人们踏入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畹町,系傣语译音。傣语意思为「太阳当顶的地方」,有阳光普照、万物生长之意。这里自古就是我国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之一。畹町原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即是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畹町修通公路以前,由四川经大理、保山、龙陵、芒市、遮放、嘎中、黑山门,从畹町出缅甸最终抵达印度的古驿道,一直在通行。1928年,为往来缅甸方便,芒市土司和遮放土司征调民工分段负责,修筑了芒市到畹町的简易公路,并与缅甸腊戌公路连接。同时在畹町河上建起了一座只能供行人、马帮和小轿车通行的木板桥。这条简易公路为后来修筑滇缅公路芒市至畹町段奠定了基础。 

  畹町很小,小到只有103平方公里,人口仅1万多。但畹町很美,每年吸引众多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畹町的魅力是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这里是傣族人的聚居地,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无处不在。从精美的传统金顶建筑到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从悠扬的葫芦丝音乐到热情奔放的象脚鼓舞,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沉醉。一簇簇的凤尾竹,是傣家人村落旁的标志景色。傍晚,漫步在畹町小巷中,能偶遇一场即兴的傣族歌舞表演,那欢快的节奏、动人的旋律,能久久回荡在你的耳畔。在徐徐的微风中,飘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歌声,沁人心脾!

  畹町小镇的街道,从这头走到另一头也就是十来分钟的路程。街道不宽有点窄。但小镇街巷里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如畹町口岸的钟楼、世界邮票博物馆及中央银行旧址等。走在街上,仿佛回到了民国那个年代。街道两旁,玉石店鳞次栉比,各式各样的玉石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玉石爱好者和游客。缅甸商人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与顾客讨价还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异国他乡的市井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情趣。

  畹町很大,畹町有一城两国、一桥两国、一河两国、一坝两国的边境奇观,大到承载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成败的重任。畹町需要慢慢地去读,读懂它的岁月沧桑,读懂它曾经的辉煌繁荣,读懂它的光荣历史印迹。畹町是一座抗战名城、外交名城、商贸名城、旅游文化名城,拥有厚重的抗战文化、外交文化和边关文化。畹町是一段让国人永远忘不了的记忆……


1938年8月滇緬公路開通,跨越畹町中緬界河的單孔石拱橋亦同期建成,滇緬公路通車儀式在畹町的石拱橋頭舉行。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畹町成為了滇緬公路之鎖鑰,其後在我國抗戰史、外交史和邊貿史上發揮了巨大作用。畹町成為世界聞名的抗戰名城,還被人稱為中緬邊境「小香港」。畹町橋也見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成為為祖國抗戰立下奇功的抗戰名橋。

滇缅公路开通后,畹町担负起了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迅速成为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和抗战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车,从这里将从缅甸运进来的大批抗战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各地,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战场。1942年初,为保卫滇缅公路,保卫大西南,中国远征军雄赳赳跨过畹町桥,首次入缅作战。1944年中国远征军对侵占滇西的日寇全面反攻,在畹町黑山门和回龙山与日军展开收复祖国西南的最后决战,歼灭大量日军,把侵略者从畹町彻底赶出国门。1945年1月21日,中国远征军在畹町举行升旗仪式,为滇西大反攻划上最后胜利的记号。滇西抗战的胜利「创全歼守敌之范例,开收复国土之先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畹町也一战成名,蜚声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后畹町成为一座友谊名镇。1950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畹町桥头,宣告畹町和平解放,标志云南全境解放,也标志着我国三年解放战争在大陆全面胜利结束。畹町桥从此成为联系中缅胞波情谊的彩带。1956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期间,曾在畹町下榻。当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理从畹町桥步行入境,在畹町桥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是周总理一生中唯一一次步行回国。这一外交活动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成为和平外交的光辉典范。畹町桥旁至今还有周总理「中缅友谊,万古长青」的巨幅宣传画。「百年畹町桥,国际大通道」,现今的畹町,是中国最小边境城市的国家级口岸。畹町桥于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性。 

在畹町镇区中心,距畹町国门不足百米的滇缅公路中方末端一公里路段两侧,有个畹町边关文化园,园区有一街十三馆:中缅国际民俗风情街和远征军抗战纪念馆、抗战老兵村村史馆、中缅民俗文化馆、中缅友好纪念馆、民国中央银行畹町分行旧址、畹町国际邮件互换局旧址、中缅勘界会议会址和古董车博览馆、世界禁毒博物馆(缅甸)等。其中民国中央银行畹町分行旧址、畹町国际邮件互换局旧址、中缅勘界会议会址属于历史遗址修缮。中缅民族风情街展示了边关少数民族、缅泰风情及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大边关风情风景;博物馆群用13个场馆全面诠释了小镇抗战文化、外交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历史文化。 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性。 



香港文汇报|良心:滇缅抗战边关畹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