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星期四
会务资讯
香港文汇报|良心:“爱国忘身”第一人

  泰国还有一位著名的潮汕籍侨领,因积极领导华侨抗日救国、动员华侨青年参加南侨机工而被暗杀。这位侨领就是当年的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蚁光炎。

蚁光炎于1879年出生在汕头澄海县东陇河岸一个小村庄——南畔洲村,家境贫寒,以种菜为生。他3岁时就先后失去父母,跟哥哥相依为命。几年后哥哥也离他而去,在嫂子的抚养下才得以活命。为了活下去,蚁光炎很小就去给地主放牛。嫂子生了病,需要钱看病。他离开地主家到一家酒厂做杂工,把工钱全部交给嫂嫂治病,报答她的养育之恩。

1895年,蚁光炎在嫂嫂鼓励下,离开老家到安南(越南)闯荡。到安南后他找不到活干,只得沿着湄公河而上,来到柬埔寨的巴南镇做苦力。在巴南做苦力整整6年,尝遍了辛酸苦辣。之后来到曼谷,在码头上扛活。由于干活卖力,得到一位酱园老板赏识,被酱园老板招去公司干活。他从帮工干到工头,又从押运干到报关,逐年晋升。工作中,他勤奋好学,跟着各路商家学习了很多知识,积累了不少经验,并有了自己的一些积蓄。

三年后蚁光炎瞄准湄南河上水运的商机,将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一条船替人运货。一年之后又借债买了10多条小船拉货。蚁光炎诚实守信,经营有方,对员工也非常厚道,业务蒸蒸日上。他将运货业务迅速扩展到港口贸易,将内河航运与海运结合起来,很快又购置了大船50多艘,拥有了一支当时泰国最庞大的内河运输船队。接下来蚁光炎又兴办了多家橡胶厂、制糖厂和碾米厂,兴建大量购物场和影剧院,产业扩展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属下员工多达10万人,成为泰国及东南亚著名的商业巨贾。1936年,他被推选为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

蚁光炎事业有成后,没有贪图享乐,奢侈挥霍,而是满腔热情投入社会公益事务。从1936年当选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起,他就同时担任了泰国华侨慈善机构报德善堂董事长。在蚁光炎的主持下,报德善堂成为泰国最著名的华侨慈善组织。现今在曼谷大街上,有时会看到车身上有一个大红篆体“善”字的救护车,这就是“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的救护车。蚁光炎支持家乡发展教育,捐资上千万兴建了30多所中小学校。

七七事变爆发后,蚁光炎积极组织和领导广大侨胞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为了传递中国的抗战消息,蚁光炎创办了《中原报》,这张报纸成为当时泰国华文报中销量最多的报纸。蚁光炎号召华侨积极为抗战捐物捐资,并设法将物资运回国内。在抗战最困难的几年时间里,他用自己的船队将一船又一船的武器、粮食运到国内支援抗日前线。1938年2月14日,蚁光炎为潮汕地区运去粮食150船,平抑了当地粮价,救助了数以万计的饥民。1939年4月蚁光炎给广东抗日游击队捐献武器、粮食等10多船,约合40多万银元。为开发西南抗日后方,蚁光炎又投资了10万美金开发佛海(勐海)垦殖场。当运输路线被日军切断后,蚁光炎又利用马帮向国内抗日战场输送物资,甚至把捐赠的金条、银元塞在马帮掏空的马鞍子里运回国内。蚁光炎为抗战捐物捐资十分低调,很少宣传。据有关统计,他个人为祖国抗战所做的各种捐献约有五六亿元人民币。

滇缅公路修通后,为保障抗战物资抢运,蚁光炎带头为滇缅公路捐献汽车,并动员和组织泰国华人司机加入南侨机工,前往滇缅公路运输抗日物资。对有志回国参加抗战的华侨青年,蚁光炎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开介绍信,还捐赠路费。据说当年有不少泰国华侨青年回国投奔延安,在当时延安的华侨青年中,泰国华侨占了近一半。

蚁光炎还带头抵制日货。他首先是下令自己的公司,不跟日本人做生意。公司船队停止运输日货,公司旗下各碾米厂停止向日本出口大米。蚁光炎自己不使用日货,也不允许员工使用。哪个员工用日本货,立马开除。他公司的客户,谁要是跟日本人做生意,或者使用日货,他也毫不客气,中止合作。在蚁光炎和爱国侨领的号召带头下,抵制日货运动迅速从曼谷扩大到泰国各大城市,日泰贸易额在半年间锐减一半。

蚁光炎发动侨界捐资抗日,又带头抵制日货,对南洋各地华人华侨影响很大,因此成为日本特务特别关注的对象。当时的泰国政府对日实行妥协和亲近政策,日本和汪伪特务在泰国活动不受限制。他们频频“拜访”蚁光炎,首先进行利诱“开导”。利诱不行,日本特务就进行赤裸裸的威胁。但蚁光炎横眉冷对,嗤之以鼻。最后日本特务不甘心,又派了一个叫良子的美女特务前去“劝说”。蚁光炎不仅不为所动,而且将她训斥一番。美人计不成,日本特务决定暗杀蚁光炎。

1939年5月,蚁光炎不顾曼谷亲日分子的阻挠,冒着生命危险到广州参加广东省政府参议会,汇报泰国侨胞抗日救国情形,并就“保护归侨”问题提出建议。他此趟回国历时5个月,辗转奔波于香港、兴宁、韶关、汕头、昆明、重庆、成都等地,往返行程两万多公里,一路捐款捐物。他回泰国前,日本特务及其爪牙就放风,只要蚁光炎敢回泰国就一定要杀掉他。蚁光炎的属下和朋友纷纷劝说他先在国内躲一阵,被老先生拒绝:“我一大把年纪了,有什么可怕的?”他对苦苦劝他的夫人说:“我如有不测,社会上还有一批抗日侨领可以继续我的工作。”

蚁光炎面对日寇的屠刀,没有退缩逃避,而是勇敢向前。1939年10月,他毅然返回泰国,并继续不遗余力地领导华侨华人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11月21日晚,日本特务和泰国亲日分子的多名枪手在曼谷唐人街耀华力路埋伏。当晚10时30分,蚁光炎坐车来到这里的戏院接家人,他一打开车门,几个埋伏的枪手就从几个方向同时窜出,几支乌黑的枪口对准他扣动了扳机。蚁先生身中四弹倒在血泊之中,因伤重抢救无效在医院逝世。在弥留之际,他对夫人和亲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虽死,你们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

他最后的遗言感动了无数人,曼谷有上万人到医院瞻仰他的遗容。国内云南、贵州、四川、广东等地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赞誉他为海外“爱国忘身”第一人。为纪念蚁光先生的爱国事迹和精神,泰国侨胞在曼谷市郊为他修建了纪念堂。在距离曼谷37公里的北榄府挽蒲,蚁光炎纪念堂内安放着蚁光炎的塑像与照片,照片上的他身着白西装,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目光望向远方。在照片正上方,“爱国忘身”的牌匾,熠熠生辉。

香港文汇报|良心:“爱国忘身”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