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說起畹町南僑機工回國抗戰紀念公園,大家都會傳頌一位叫林曉昌的企業家和他義父南僑機工林福來的故事。林曉昌原名黃曉昌,福建省晉江人,1979年到畹町做邊貿生意。1983年,黃曉昌結識無兒無女的南僑老機工林福來,了解到林福來參加南僑機工從南洋來雲南滇緬公路搶運抗戰物資的傳奇經歷。
雲南省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林曉昌向記者介紹他為南僑機工做的文化牆。 作者供圖
林福來原籍福建廈門,出生在馬來亞太平縣一個華僑小商賈家庭。1939年2月,21歲的林福來和幾個愛國華僑青年一道,報名參加了「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戰服務團」。他未婚妻的父母反對他加入南僑機工,他毅然解除了婚約。他所在的西南運輸處第十四大隊,主要任務是從下關把九大隊運抵的軍火和汽油等抗戰物資運往昆明。戰事吃緊時,他們也必須驅車前往芒市、遮放等地直接裝運,工作量巨大,大部分時間都是風餐露宿於滇緬公路。滇緬公路是在缺乏機械設備的艱苦條件下,使用原始工具人工開鑿搶修而成,因此路況極差,山高谷深,坡陡彎急,路面狹窄,異常險峻。有一次,林福來從保山搶運軍火回下關,在永平至下關路段,碰上一輛對頭車,眼看兩車即將相撞,如果引起軍火爆炸後果不堪設想,千鈞一髮之際他猛打方向盤,卡車失去控制,連人帶車翻滾下山窪,翻滾過程中他被從駕駛室甩出,跌落在地上,還沒等他緩過神,幾箱散落的彈藥箱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臉、身、腿部多處負傷,小腿部還被剜去一塊肉。當時幸未引起彈藥爆炸,恰又得到機工戰友及時救援。
新修的公路難走不說,還常常在半路上遇到日軍的空襲,不少機工被炸得車毀人亡。林福來他們搶運完物資,在返程的路上見到汽車殘骸,就會靠邊停車去搜尋戰友的遺骸。三年中,僅他們收殮的遺體就有一百多具。由於不知死難者的名字,就地掩埋時插根樹枝或放塊石頭留作記號,以待戰爭勝利後再來重新安葬。日軍佔領緬甸,在緬甸的南僑機工便向國內撤退,林福來在途中搭救了逃難的原籍福建的許姓華僑同胞一家五口。他駕駛的車剛過惠通橋,國民黨守軍就為阻止日軍過江炸毀了橋。林福來在楚雄安頓好許姓華僑一家,繼續驅車前往昆明搶運物資。但一到昆明,他們就被西南運輸處莫名其妙地解僱了。後來他應召在中美航空公司當駕駛員,到中美航空公司的印度丁蘇加飛機場,負責運輸汽油和大錫錠等軍需物資。1944年底,他又回昆明到西南運輸處設在保山的交通部第四運輸處參加抗戰,繼續在滇緬公路上搶運軍需物資。
抗戰勝利後,林福來因當時滇緬公路仍需駕駛員,就留在了雲南,後與曾搭救過的許姓華僑家大女兒成了婚,隨許家輾轉到緬甸謀生。在去緬甸的一路上,林福來又找到並掩埋了不少戰友和同胞的遺體。到緬甸後,林福來先後在九谷、瓦城一帶居住,主要幫一個車行老闆開車運貨,常常往返臘戍、仰光等城市。1952年,念念不忘滇緬公路犧牲戰友的林福來下決心離開許家回國,選擇在中緬邊境的滇緬公路重鎮畹町定居,因為他希望能親眼看到犧牲戰友早日得到安居。
定居畹町後,他經常沿着滇緬公路,憑着原先記憶尋找原來掩埋戰友遺體時作的標記。然而,不僅因為歲月變遷和雨水沖刷,很多戰友的埋骨地已無法找到,而且他的密林尋訪招來了橫禍。當時邊防軍巡邏看見他在深山老林裏到處尋覓,還邊找邊作記號,就把他當成「特務」拘押,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刑滿後,他被安置在灣甸農場當技術工,培訓開車與汽車修理。一晃就過去了19個年頭,在此期間,他又組建了家庭。1979年冬,林福來與妻子王英娘回到畹町定居。1986年5月,在畹町僑聯的幫助下,他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黃曉昌被林福來和南僑機工的身世、經歷和對抗戰的貢獻、對祖國的忠誠深深感動。為了照料、贍養林福來夫婦,為老人養老送終,黃曉昌認了林福來做義父,並把自己的姓也改成了林,改名為林曉昌。從此,林曉昌也與南橋機工這個群體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照顧好年邁的林福來老人,1992年林曉昌全家從緬甸回國,定居畹町。1994年10月,林福來逝世,他最大的遺願就是讓戰友們的忠魂回歸故里。
林福來老人去世後,林曉昌為完成義父遺願,喚起各方對南洋華僑機工赤子功勳的關注,擬定了為南僑機工修建一座紀念公園的藍圖。2004年,林曉昌捐出350萬元積蓄,作為紀念公園的第一期投資,先在畹町國門面朝滇緬公路修建起一座南僑機工紀念碑。林曉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後,更加積極為紀念、傳承南僑機工的愛國精神呼號奔走。在2008年的兩會上,他積極倡議國家給南洋華僑機工遺孀發放生活補助。提案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從當年8月份就開始在全國落實南洋華僑機工遺孀的數量和補助。
2011年,林曉昌又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抗戰紀念館的提案。提案受到中共中央辦公廳和中央宣傳部高度重視。在中央和雲南省的支持下,南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於2014年開始建設。2017年,作為紀念公園第二期工程的南僑機工回國抗日紀念館落成,並免費對外開放,紀念公園的一些配套也開始興建。在2017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林曉昌提案建議在滇緬公路上為死去的無名築路者修建紀念設施,並啟動為滇緬公路申遺。林曉昌說,忘記歷史就等於忘記中華民族的靈魂。
相關鏈接:https://www.wenweipo.com/a/202504/12/AP67f9745fe4b0893af75e3a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