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重走滇緬公路」媒體團在滇緬公路中國境內終點—畹町行程的結束,本次主題採訪活動圓滿收官。7天1000多公里的實地採訪行程,紀念碑、文物、故事、印跡……帶領着記者們如同返回八十年前那段烽火歲月,媒體團的成員們一次次被戰爭的殘酷所震驚,更一次次被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所折服。香港新聞聯副主席郭一鳴表示,滇緬公路承載着厚重的抗戰記憶,其歷史價值與背後的動人故事需向更多香港及海外受眾傳遞,讓偉大的抗戰精神得以傳承。
「重走滇緬公路」主題採訪活動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聯合開展,香港新聞界參加的有香港新聞聯副主席郭一鳴、香港新聞聯會長張國良、香港新聞聯副主席、明報副總編輯林藹純、香港潮州商會前會長黃書銳、香港新聞聯秘書長趙汝慶、香港新聞聯理事、香港01執行總編輯任璐,以及香港01、橙新聞、有線新聞、鳳凰衛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等多家媒體。

為期一周的時間,媒體團從滇緬公路零公里碑出發,沿着滇緬公路一路前行,到訪南洋華僑機工抗日紀念碑、雲南驛、功果橋、惠通橋、松山抗戰遺址、畹町橋等地,全方位展現滇緬公路的歷史貢獻與其承載的時代價值。各家媒體也從不同角度對滇緬公路的「前世今生」做了多維度的報道。
香港新聞聯會長張國良表示,這條公路不僅是抗戰時期的「生命線」,更與香港有着深厚淵源。他進一步說,滇緬公路上有過3200 餘名南僑機工,他們中許多人家都是經過香港達到南洋各地,如今香港仍有大量福建籍、廣東籍、海南籍鄉親,他們中不少人與當年的南僑機工存在關聯。基於這份深厚淵源,香港有責任傳承南僑機工的奉獻精神,弘揚滇緬公路所蘊含的偉大抗戰精神。這段鮮活的歷史,是香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最具體、最具說服力的課題,能讓更多香港市民在了解歷史中增強民族認同感與使命感。
大公報記者黃艾力、譚旻煦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