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0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高黎貢山古驛道(下)
百花嶺上仍有許多古驛道和馬站等遺址,其中不少就分布在高黎貢山保護區保護站周邊。在百花嶺保護站至高黎貢山東坡二台坡一帶山樑上,就有一段保存較完好的古道石板路,據說為保山穿越高黎貢山下騰沖的古道中線路徑之一。據了解,此古道最早形成於漢晉時期,唐宋時期作為南詔大理國官營驛道擴修為石板路。元代驛道改走南線後,長期作為民間商道使用,直到1952年保騰公路通車後才被廢棄。現存古道總長約6公里,路面均以石塊鋪築,寬2米左右,除少數地方稍有坍塌外,多數路面保存完好。
更多
2024年08月01日
傅偉中 :仰望、致敬與傳承 ——百年之際我們如何重讀金庸
2024年,對華文世界的「金粉」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年。一百年前,金庸先生誕生在浙江海寧,他青年時期來到香港,最早供職於《大公報》。1955年,31歲的金庸從《書劍恩仇錄》連載的首篇——「塞外古道上的奇遇」寫起,到1972年以《鹿鼎記》封筆,17年從未間斷的寫作生涯鑄就了「金庸武俠」這樣一座令後世仰望的華文文學高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