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星期五
搜索 "文滙報,良心,南洋" 的結果
2024年08月24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潞江壩上雙虹橋(上)
永騰驛道第三條古道是從永昌(今保山)過怒江雙虹橋,攀上高黎貢山百花嶺,再上到南齋公房,然後下山經江苴壩去騰沖。這是翻越高黎貢山古道的中線,也叫南齋公房古道,以海拔3,170米的高黎貢山南齋公房為最高控制點而得名。據說這條古道最早開闢於漢晉時期,是永昌郡向西經略今天騰沖、德宏之地的重要驛道之一。驛道經過多個歷史時期的擴建和改造,尤其是在唐代中期南詔王閣羅鳳時期進行了大規模的擴修鋪設。橫亘在怒江河谷上的雙虹橋,為「南齋公房古道」跨越怒江的主要通道,也是保山境內古道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橋樑。雙虹橋是怒江天塹的一把鎖鑰,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渡過怒江的主要通道之一。在雙虹橋沒有修通之前,人們一般是走「北線」,即從怒江勐古渡口過江,翻越高黎貢山,經北齋公房埡口進入界頭到達騰沖。
更多
2024年08月17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徐霞客邊關望月
在高黎貢山百花嶺和南北齋公房周圍的古道行走,沿線都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道路遺蹟、古渡橋樑、郵驛站點、關隘哨卡、戰場遺址、宗教廟堂和相關的碑刻題記等歷史遺蹟。因為歷史上這一地區是南方絲綢之路永昌道的重要路線和出境的險要關隘。
更多
2024年08月10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高黎貢山古驛道(下)
百花嶺上仍有許多古驛道和馬站等遺址,其中不少就分布在高黎貢山保護區保護站周邊。在百花嶺保護站至高黎貢山東坡二台坡一帶山樑上,就有一段保存較完好的古道石板路,據說為保山穿越高黎貢山下騰沖的古道中線路徑之一。據了解,此古道最早形成於漢晉時期,唐宋時期作為南詔大理國官營驛道擴修為石板路。元代驛道改走南線後,長期作為民間商道使用,直到1952年保騰公路通車後才被廢棄。現存古道總長約6公里,路面均以石塊鋪築,寬2米左右,除少數地方稍有坍塌外,多數路面保存完好。
更多
2024年08月05日
邱立本: 金庸百年與文化中華魅力
金庸百年之際,各方都在思考如何將「金學」發揚光大,避免金庸作品日後只是被新一代以影像的方式來記憶,而失去了文字世界的魅力,忘記了字裏行間的刀光劍影和恩怨情仇,才是金庸小說的重要底色。就像莎劇演出和影視作品,不能代替莎士比亞的文字,不能忘記那些激盪人心的金句。
更多
2024年08月03日
香港文匯​報 | 良心:高黎貢山古驛道(中)
蜿蜒穿梭於崇山峻嶺中的「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不是單向線性的,而是多向立體的、互聯互通的。路網的通達如同接力賽,每一段路都在特定的歷史語境和地理區位中發揮着各自的功能。路與路的匯聚最終完成南方絲綢之路的整體「書寫」,而散布在這些路途中眾多的廊橋驛站、石刻碑記、古鎮廟宇、歷史傳說、詩詞歌謠等文化遺存,為後人提供了追溯歷史的直接證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