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 心
雙虹橋修通以後,永騰驛道中線,即南齋公房古道的情況大大改觀:馬匹不用再乘渡船過江,過江時間大大節減,整個路程也相對縮短了。雙虹橋不僅成為永騰驛道中線的主要通道,而且因其地理位置,成了連接永昌(保山)地區與外界的重要橋樑。雙虹橋一頭連着保山市隆陽區(古永昌)楊柳鄉擋掌壩,另一頭牽着隆陽區芒寬鄉燙習村。雙虹橋的通行首先帶旺了兩岸橋頭的集市貿易。
◆古代宮廷用南紅做朝珠。 作者供圖
楊柳鄉坐落在怒江東岸的怒山山脈中,是從永昌渡怒江翻高黎貢山前往騰沖的必經要道。明永樂年間外地人遷來居住,因這裏河兩邊楊柳樹較多,就起名叫「楊柳村」。楊柳鄉以楊柳村名。1942年5月滇西淪陷,為阻斷日軍渡怒江東侵,中國守軍一度將雙虹橋橋面拆除,並在東岸楊柳鄉修建碉堡加以防守,江防戰線長達50多公里。現怒江東岸留下的遠征軍防線歷史遺蹟,為研究滇西抗戰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物證資料。
楊柳鄉物產豐富。古永昌(今保山)有三寶,兩寶在楊柳鄉。這兩寶就是宮廷用品南紅瑪瑙(南紅)和國寶圍棋子「永子」。早在東漢時期,永昌南紅瑪瑙就與雲南玉(翡翠)、新疆和田玉並稱「東方三寶」。南紅瑪瑙因其「體如凝脂、精華內斂、質厚溫潤、脈理堅密」,雕刻出來的藝術品精美絕倫,因而被稱之為「赤玉」,也稱南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紅色象徵着吉祥、喜慶和權力,南紅瑪瑙作為紅色的代表,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一種護身符和吉祥物。它不僅被皇室和貴族所珍視,也被廣大民眾所喜愛,用於佩戴、贈送親友或作為收藏品。
南紅瑪瑙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紅山文化時期,在戰國時期的貴族墓葬中已發現南紅瑪瑙的串飾。南紅手串在唐宋時期首次出現。隨着佛教傳入中國,南紅瑪瑙作為佛教七寶之一的「赤珠」,被廣泛用於製作手串、佛珠等裝飾品,寓意着長壽、祈福、驅邪、避惡等吉祥意義。珠寶界公認,只有永昌產的紅瑪瑙才能稱之為「南紅」,而永昌最具代表性的南紅礦區就是楊柳鄉境內的瑪瑙山。楊柳南紅瑪瑙色澤濃艷純正,其質光華內斂,其形溫潤嬌嫩,紅艷欲滴,寶氣十足。楊柳南紅瑪瑙被皇室用來製作朝珠、頂戴等皇家專屬飾品。
同時,楊柳南紅瑪瑙是燒製國寶「永子」的主要原料。「永子」是產於永昌的圍棋子,又名「永棋」。明清時代「永子」是永昌郡進貢皇室的「國寶」。由於永子的製作使用了天然瑪瑙、玉石、紫英石等原料,因而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黑白分明,黑子對光照視呈藍色或綠色,白子則呈現象牙或嫩黃色,色澤柔潤,沒有眩目刺眼的光亮,給人一種溫馨親切的感受,最適宜於弈者作長時間觀看、思考局勢的變化。永子的製作工藝和材料選擇使其成為了舉世公認的棋中聖品,廣為達官顯貴、文士騷客所珍愛。明朝兵部尚書王驥於1439年(正統四年)首征麓川來到永昌,大捷後回京城覆命,將「永子」帶回獻給喜好弈棋的英宗皇帝。英宗皇帝甚為喜愛,於是下詔曰:「永昌之棋甲天下。」
楊柳鄉的火腿和米酒遠近聞名。楊柳火腿色香味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好評經久不衰。楊柳鄉茶花村三眼井的火腿最為有名,具有皮薄肉厚、肥瘦適中的特點。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艷,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入口具有鮮、嫩、香甜等滋味。楊柳米酒釀造歷史悠久。楊柳鄉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用當地優質大米和山泉水,經過當地傳統工藝釀造出的米酒品質獨特:酒色清澈,酒質甘美,氣味醇香。據史料記載:「清朝康熙年間,此地名甘海,為土司封地,盛產純米酒,專供土司和頭人等貴族享用。」
楊柳鄉魯村山崖原來是馬幫從「燙習潞江官渡」東岸渡江的最後落腳點。馬幫從永昌(今保山)城出發,到達楊柳鄉後會夜宿海拔1,300米左右的楊柳河灣馬站,不會急於前行渡江,而是要在第二天一早,到山崖的魯村吃過早飯,等露水散去後才往西下山渡江。因為這時趕到江邊是正午時刻,而正午時刻是瘧蚊傳播瘴毒最弱的時候,這時候趕緊渡江,能大大減少被江邊瘧蚊叮咬播毒的風險。
雙虹橋西岸橋頭所在是芒寬鄉的燙習村地界。燙習村江邊的燙習峽谷,東面是對岸的楊柳鄉魯村山崖,西面通高黎貢山主脈,山高谷深,江流洶湧,地形險惡,自古以來就是永騰古道中線過怒江的咽喉之地。雙虹橋建成後,商旅、馬幫絡繹不絕地通過雙虹橋,然後從燙習村翻越高黎貢山去往騰沖。從雙虹橋西岸橋頭向南翻越高黎貢山,是接近70度左右的陡坡,上坡路很長。從雙虹橋爬坡上到南齋公房再下去騰沖北部的江苴壩子,南齋公房埡口是至高點(海拔3,170米),這段路程約65公里,是永騰驛道的重要路段。古道多為人工開鑿並用石板鋪就而成,有些盤旋在陡峭山間,有的穿行於密林之中,十分險要。因此,東來的商旅馬幫過雙虹橋後,在攀爬高黎貢山前要在燙習村休整補給做準備;西來的馬幫商旅從高黎貢山下到燙習村,也都要在雙虹橋西岸橋頭稍事休整。來來去去,燙習村東南靠大橋西段岸邊的台地上形成了熱鬧的街市。這裏的集市也因雙虹橋而得名「雙虹橋街」,是整個上江(包括現保山芒寬和怒江州上江)地區最大的街子。怒江兩岸的楊柳鄉、芒寬鄉和潞江壩的居民都來趕集做買賣,每五天一街,一度成為十分興旺的街市。直至新中國成立前夕,雙虹橋街才停市。
改革開放初期,兩岸商貿活躍,往來的馬幫數量很多。岸邊街上缺少臨時安排騾馬停歇的場所,因而在雙虹橋頭又衍生出了一個全新的行業——「守馬人」。「守馬人」會在橋頭搭建簡易的馬舍,準備簡單的馬料,以優惠的價格為馬幫臨時照看馬匹。因馬匹眾多,臨時管理馬匹的生意很是搶手。但隨着交通日益發展,馬幫運輸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橋頭馬店和「守馬人」也跟着相繼歇業。旅遊的發展又使雙虹橋的故事翻開了嶄新的一頁。越來越多人到雙虹橋探幽尋古,到橋上感受濤聲裏步行的心跳。雙虹橋的光環放射,周邊的物產也跟着有了些名氣。作為離雙虹橋最近的村子,燙習村近水樓台先得月,村裏的荔枝被外界打上了「雙虹橋荔枝」的標籤,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特產,不僅價格穩定,而且供不應求。
雙虹橋是古代王朝重視西南邊疆開發建設和對外經貿文化交往的一個縮影,同時它也為加快民族交融,改善民生發揮着關鍵作用。古道不會說話,但它卻可以用遺留的古蹟來表達自己的厚重。